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何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11 22:31:9
碰撞测试提升国产车安全水平

 
□ 何河
 
7月7日,2011年度C-NCAP第二批汽车碰撞测试结果在天津发布。数十名媒体记者现场目睹了汽车碰撞测试——一辆新车在几秒钟之内就成了废铁。
 
才60公里的碰撞时速就已经让新车报废,每天80公里、90公里的道路车流中,一旦发生不测,后果将何等惨烈?这场测试,成为敦促并提醒大家时刻按交通法规驾驶车辆的生动课堂。
 
C-NCAP当然不仅仅在于提醒车辆驾驶者牢记交通安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C-NCAP已经走过6年的历程,从2006年一年测试碰撞12辆车,到2010年一年测试碰撞30辆车,其社会影响力、企业关注度明显提高。
 
赵航说,自2006年国产乘用车实施碰撞安全评价以来,累计评价车型已达130个,有力地提升了国产乘用车的安全水平。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NCAP是英文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缩写,即新车碰撞测试,C-NCAP则是结合我国交通情况而确立的标准。
 
NCAP是最早在美国开展并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运行多年的新车评价规程,一般由政府或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按照比国家法规更严格的方法对在市场上销售的车型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分和划分星级,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由于这样的测试公开、严格、客观,为消费者所关心,也成为汽车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规范,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作用显著。
 
推出C-NCAP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不隶属于任何一家企业或机构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是直属国资委管理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国有企业,也是政府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准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
 
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按照测试规则,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 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56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评分规则非常细致严格,最高得分为51分,星级最低为1星级,最高为5星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多年研究和分析国外权威NCAP新车评价规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了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则。这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碰撞评价规则,也是在汽车领域少有的中国标准。
 
提升国产车安全性
 
经过6年发展,C-NCAP有力促进了国产乘用车安全水平提升。
 
2006年的C-NCAP结果显示,自主品牌轿车许多车型仅获两星级,这一结果与合资品牌存在很大差距。
 
这年2月,吉利的一款轿车车型在碰撞安全性能测试中,仅获得两星级成绩。这一结果给吉利汽车敲响了警钟。
 
痛定思痛,吉利于次年发布《宁波宣言》开启了战略转型之路,提出了“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目标。
 
2008年7月,在2008年第二批C-NCAP车型评价结果中,吉利远景轿车,以42.2分的成绩获得四星级。成为当时所有碰撞安全性能测试中,唯一获得四星级的自主品牌轿车车型。
 
2009年吉利熊猫又以45.3分的测试成绩,成为C-NCAP历史上第一款五星级A00级别小车。2010年年底吉利帝豪EC7再创辉煌,以46.8分的高分荣膺五星安全桂冠。刷新了自主品牌的得分纪录,也超过了30多款合资外国品牌车型的碰撞成绩。
 
国产车安全性在碰撞中不断提升。今年4月,广汽传祺、长城腾翼C30轿车,双双获得五星级成绩。加上吉利熊猫和帝豪EC7、奇瑞A3、上汽荣威350和550,如今已有7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获得五星级碰撞成绩。
 
在C-NCAP的促进下,自主品牌汽车在被动安全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更是信心十足。吉利集团表示,吉利所有新开发的车型,将至少达到C-NCAP碰撞四星成绩,其中80%的车型争取达到C-NCAP碰撞五星成绩。而长城汽车则计划到2015年,在国内外销售的长城汽车都要达到C-NCAP五星级安全标准。
 
不断完善测试规则
 
在C-NCAP的促进和汽车企业的重视下,国产乘用车碰撞安全性能有了明显进步,安全带提醒装置、安全气囊及气帘等安全配置的比例大大增加,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更安全的汽车产品。而一些国外引进车型,也不敢再降低中国市场产品安全配置。
 
调查显示,C-NCAP使汽车生产厂家与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信息、对汽车安全新技术在车辆中是否使用的关注程度明显提升,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在车辆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现在,很多汽车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参考C-NCAP的碰撞标准进行一轮轮试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安全系数。一些只有在高端车型中才出现的安全装置:油门踏板安全辅助系统、盲区消除技术、车间通信技术、夜视辅助系统、“主动头枕”安全装置、主动防撞技术即侧面碰撞预防与追尾碰撞预防、车道偏离警示系统及车距控制辅助系统,逐渐在中低端车型中初现端倪,为车辆及乘员提供多角度的保护。
 
伴随中国汽车市场成长,C-NCAP也在不断完善。2010年,儿童约束系统正式写入C-NCAP评价和考核评价标准,强调儿童乘车安全,成为汽车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关注的重中之重。
 
今年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对C-NCAP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要求,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2012版规则,而新规则将使得车辆平均得分下降3分,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评价标准,尤其是提高五星标准门槛。
 
据悉,新版规则不仅会提高车辆的碰撞速度,还增加了对车辆追尾安全、主动安全系统如ESP等以及行人安全的评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所副总工程师刘玉光表示,C-NCAP目前的考察范围仅限于被动安全,即“碰撞无法避免”时。改版后C-NCAP将向“一体化安全”靠拢,考察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车辆追尾安全以及对行人的保护。
 
“此次更为严格的安全碰撞标准改版,将与欧洲E-NCAP同步。”7月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表示,C-NCAP的发展以及新版规则的制定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C-NCAP管理中心将于本月中旬召开技术交流会,与来自国内外各主要乘用车企业、部分零部件企业和部分跨国公司或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的专家共同回顾上一年度C-NCAP的运行、管理及数据技术分析结果,并继续研讨新版规则。新版规则也将于本次交流会后进入网上公示广泛征求意见阶段。
 
赵航还表示,作为世界NCAP组织的一员,C-NCAP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车辆安全技术协调,C-NCAP管理中心一直积极开展与国际NCAP组织的交流和沟通。C-NCAP管理中心拟于今年底组织召开国际NCAP会议,共同探讨全球NCAP的发展
 
《科学时报》 (2011-07-12 B1 中国汽车周刊 )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