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的魂》,徐迅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定价39.00元
□布衣
谁是这个世界的魂?这是著名杂文家徐迅雷的人物随笔集《这个世界的魂》,从伏尔泰到左拉,从波伏瓦到杜拉斯,从卡斯特利奥到毕加索,从爱因斯坦到托马斯·杰斐逊……让我们看到人类挺立脊梁背后的不朽灵魂。社会道义,人间情怀,人类良心;激荡心灵,透彻心扉,温暖人心。
斯宾诺莎说:“人的心灵是不会随着肉体而完全消失的,总有一部分留下来永生不灭。”书中所写的灵魂式人物,就是留下来的永生不灭的那部分。
这是作者继评论集《只为苍生说人话》、《让思想醒着》之后的一部新著,极富思想性是鲜明的特点。徐迅雷说,他是通过这部书,来“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因为有灵魂的人才有飞翔的翅膀。
全书共有六个部分:情怀、境界、史记、精神、人文、现实——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思想,作者以新闻人的敏锐、以评论者的犀利、以杂文家的文笔,写得好看可读。多为大人物,略带小人物;既有短平快,更有深思考。以此一点,及彼一面,不囿于一人,不拘泥一事;是人物的片断,是思维的延伸;是阅读者的思考,是思考者的结晶;感情与理性并存,文采与逻辑齐飞。书中各篇章,可概括为六个“言之有”:言之有人、言之有物、言之有识、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文。
尤其让人感叹、感怀、感动的是“情怀”部分——这是人类史上杰出人士的社会道义与人间情怀,核心内容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遭受不公命运而抗争,包括关于伏尔泰的《思想之外的行动启蒙》、关于左拉的《人类良心一刹那》、关于卡斯特利奥的《思想落差以瀑布衔接》、关于波伏瓦的《为一个人而抗争》、关于杜拉斯的《遥远的社会道义与人间情怀》等。他们就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他们那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他们那关心他人的人间情怀,让人深受感动。那是人类挺立脊梁背后的不朽灵魂。人文情怀,就是“灵魂的事”。
在抒写左拉的《人类良心一刹那》篇章中,作者引述了左拉的一段话,清晰展现了什么叫“这个世界的魂”:“我在此采取的行动,只是为了促使真理和正义大白于天下。我只有一个目的,以人类的名义,让阳光普照在备受折磨者身上,人们有权得到幸福。我的激烈抗议,只是我灵魂的呼声。”良知是灵魂发出的声音。灵魂纯洁的人敢于说话,敢于为人间道义而抗争。
书中的“境界”篇,是关于政坛人物的随笔,主要内容关乎领袖人物与公民社会,有写艾德雷和小布什的《艾德雷的鞋底与小布什的鼻子》、写安德鲁·杰克逊《决斗103次的总统》、写约翰逊的《公民埃米莉与总统约翰逊》、写叶利钦的《选择“长痛不如短痛”》、写曼德拉的《从奴役到自由》等。公民社会,才有崇高的从政境界。在公民社会里,无论是领袖还是平民,都不必“哆哆嗦嗦地前进”。
在非常的环境中,人的精神就是魂魄的直接表现。本书“精神”篇,有写顾准的《那肋骨点燃的火把》、有写肖斯塔科维奇的《忧郁而挺拔的肖斯塔科维奇》、有写阿赫玛托娃的《被人脑存盘的安魂曲》、有写哈耶克的《让思想冲破牢笼》等等。“拆下肋骨当火把,盗来火种他点燃”,这就是不朽的精神与灵魂。是的,一个时代不能没有行走在思想深处的人;一个国家不能只有财富的“八宝山”,而没有思想精神的影响力。
人文是一种底蕴,一种修养,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人文正是“文化化文、文化化人”的结果。在“人文”一辑中,《人的基因与人文的基因》,这是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抒写他的杭州老乡钱学森;而抒写浙江老乡、著名诗人穆旦的《穆旦穆旦,你越过几座野人山》,笔调则冷峻了许多;季羡林和任继愈是“那个时代培养的大师”,鲁迅和胡适两人在作者看来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写安德烈·波切利的“让这个世界看见你”,是那么的亲切温暖。
书中的“现实”篇,让我们看到现实的沉重。现实中有丧魂落魄的人,现实中也有“上帝派来的天使”;现实中有痛苦的“底线沦陷”,亦有感人的“人间大美”。全书最后两篇,分别是写中外两位著名的环保人士:史蒂夫·欧文和梁从诫,作者是环保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对从事这些事业的人总是心怀敬意。
当然,书中也写到部分失去灵魂的人。在“史记”部分中,《历史要永远当心“戈培尔第二”》是关于姚文元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失去灵魂的人,属于“死魂灵”。“史记”带来的启思是:我们将历史看得多深远,就能将未来看得多深远。
著名杂文家鄢烈山发表微博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配得上桂林山水,成了文化界的中国著名风景。徐著也精致,以中外人物为题材,有思辨性,也有当下性,有味,好读,非比一般时评,而有收藏价值。”
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让精神挺立,让思想驰骋,让灵魂飞翔。
《科学时报》 (2011-07-07 B3 社科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