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钟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7-6 22:5:33
蒙曼:解密流星般的大隋王朝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上、下),蒙曼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定价:29.80元(每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在公元618年灭亡,一共才存在了38年,成为继秦朝以后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尽管短命,隋朝却拥有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统一、富强、文明与暴虐、造反、短命并存。这个王朝拥有如流星一样璀璨的繁荣,也有着横征暴敛的混乱不堪,这是怎样一个神秘的王朝?
 
□本报记者 钟华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主讲的百家讲坛《大隋风云》系列节目火热上映,其同名图书《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近日与读者见面。书中,蒙曼以其一贯温和而独特的人文女学者风范,透过历史的缝隙,展开一副波澜壮阔而又丰富生动的大隋风云画卷,为我们解密隋朝这样一个短暂而影响深远的流星王朝。
 
政治家,还是昏君?
 
谈到隋朝,自然要从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讲起。西方权威学者迈克尔·H·哈特认为,在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个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就是隋文帝。但是从他们的功绩来看,隋文帝杨坚要比秦始皇伟大得多。
 
杨坚,这位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多民族统一的皇帝,不仅首次实行了一直沿用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开创了科举制度,还缔造了繁荣唐朝200年的府兵制、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蒙曼说:“可以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是在隋文帝手中诞生的。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不乏惊世的文治武功,亦有直冲干云的豪气,大隋帝国在这位皇帝的统治下,像一艘硬挺锐利无比的战艇,所向披靡地碾过历史的年轮,驶向长治久安的清明时代。”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对隋文帝的评价却有着天壤之别。《隋书》上对他的评价是:“好为小术,不达大体。”唐太宗评价他“性至察而心不明”。而民间野史的传说就更多了:传说杨坚怕老婆,好猜忌,弑功臣,杀亲子。
 
杨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中,蒙曼以不批判、不褒贬的态度,通过层层推进的问题式解读,在浩瀚的史料中抽丝剥茧,探寻当年真相的蛛丝马迹,带领读者去窥探隋文帝的真实内心,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然后让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
 
成于斯、败于斯的英雄情结
 
隋朝和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短命王朝,但这两个王朝跟另外两个王朝是联体王朝,大家一提起来就是隋唐时代、秦汉时代。为什么隋和秦如此短,而汉和唐如此强?而秦朝和隋朝为何如此短命却又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能够开启伟大时代呢?
 
从制度上分析,隋朝开创的制度——政治上三省六部制、文化上科举制、包括法律制度,从它们的建立一直影响到清朝。从经济上分析,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时代,隋朝粮仓可以供国家支出。从军事上分析,隋朝的军事也很强大,天可汗这个称号是从隋朝开始的,他们把北方民族都征服了。
 
如此看来,隋朝是一个既无内忧又无外患的时代,那为何如此短命呢?在蒙曼看来,隋朝短命的原因在人的因素上,“隋朝最大问题是没有把人当人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以人为本。隋朝两代皇帝都有问题,大家对隋炀帝知道得多,隋炀帝修运河、建长城,有很多暴政。但其实从隋文帝这里已经有问题了”。
 
蒙曼说:“他们的暴政,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有英雄情结。虽然他们是英雄,但是英雄统治的时代未必会是最伟大的时代。英雄和草民要有一个合理的互动、合理的体谅,这样才是伟大的时代。唐朝、汉朝为什么伟大?其实这两个朝代在制度上并没有更多的创建,但是他们落实了人的因素。唐朝初年,唐太宗就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知道要体谅千千万万芸芸众生,体谅到这样一些人,政策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量。”
 
研究历史,总是为了启示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历史上的人,那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今天的人的前提。”蒙曼说,“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今天讲以人为本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以人性的角度洞察历史
 
一方面,杨坚是靠欺孤儿寡妇才取得天下,以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来看,杨坚取天下的作为确实要遭人非议,就他自己都怀疑建立政权的正当性。因此,他的一生都挣扎在多疑与猜忌中,也因此他更多疑,害怕群臣心怀不服,所以不肯信任官吏百姓,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自律甚严的人。蒙曼说:“中国历史上皇帝执政过程中一夫一妻的有几个?隋文帝终其一生,和老妻同眠同起,甚至成为怕老婆的话柄。中国历史上一个皇帝在统治期间只建一座行宫的有几个?似乎只有隋文帝。一个皇帝在统治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一顿饭只吃一个荤菜的有几个?而隋文帝就能做到。”
 
《蒙曼说隋》一书最为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以人性洞察历史,将杨坚这位开创新时代帝国的政治家的性格变化与心路历程刻画得相当成功。只有不断地扩张权力,才能保有既得的权力,自我保护的欲望和防备之心过于强烈,始终是杨坚终其一生无法克服的障碍。蒙曼眼中的杨坚不缺乏伟大理想,他理想中大隋王国政清人和,国富民强,用他的理想来作为对自己以及人民的承诺,以号召他身边的英雄群臣。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史上的著名历史人物,他本身在人性的善与恶之间的挣扎比一般人更加复杂,让人鲜活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与伟大。书中生动地描写他得天下后的各种变化,尤其是到了晚年意志较为薄弱的时刻,痛心于自己的儿子们为了皇位而引发争夺,年迈隋文帝的末日英雄颓唐之感油然而生,让人多出几分扼腕叹息之情。
 
“性格不是一切。对于统治者而言,他本身性格不能决定什么,但是他的性格对他的统治肯定是有影响的。隋文帝这个人是冷面冷心,自律律人。他的规范过于冰冷,过于僵硬,这和他的性格是直接相关的。西方人认为隋文帝不错,建立那么多功勋,但是在中国人评价的系统里,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缺乏这种温情,而这种温情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文化还是讲温文尔雅、温情脉脉,我们不希望冷冰冰的对待一切。”蒙曼说。
 
从《太平公主》到《长恨歌》再到《大隋风云》,蒙曼在百家讲坛的讲座永远都是围绕着隋唐。历史上那么多朝代,她觉得隋唐最迷人:“汉朝相对来讲过于质朴,而到明清却是很淫靡、很繁缛,但是没有内在的精神在里面。我大学的时候,参观陕西博物馆,看到隋唐展区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精神都在升华,我想我更爱慕这个时代。”
 
《科学时报》 (2011-07-07 B3 社科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