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成立纺织技术院士工作站 |
|
推动大麻纤维开发与应用 |
|
本报讯 近日,由瓦房店市政府与大连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组建的辽宁省首家“纺织技术院士工作站”正式签约落户瓦房店纺织工业园。
根据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泰将组建管理团队,开展人才培养、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指导、产品检测、纺织信息咨询等服务,并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国内外科技进展,制定阶段性科研工作计划,申请科研立项、专利技术申报及产业化;同时,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大麻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开展以替代棉花、替代石油、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为目的的纺织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设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生产基地);在条件成熟时,申请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以及完成地方政府委托的各类工作。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将向该项目提供千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及用地方面的支持。
据了解,规划建设瓦房店纺织工业园,是大连市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举措,园区将重点发展棉纺织、印染、针织、化纺、无纺布等产品,提升面料档次,成为大连市及东北地区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
大麻纤维应用广泛
大麻属一年生草本作物,一般可分为纤维用、油用与药用大麻三类。大麻全株都有应用价值,其相关产品已涉及人类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大麻屑(杆)可替代木材作为生产复合材料的原料,也可替代煤作为燃料。在全世界都越来越关注低碳、环保、绿色、可再生的背景下,研究大麻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改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主要的麻类品种是苎麻、亚麻、大麻。苎麻纺织物由于其刺痒感及生产对环境污染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发展受到制约;亚麻产品虽有很多优点,但适宜种植的地域少,且抗灾能力弱、收成与品质难以保证,我国80%的亚麻原料不得不依赖国外进口。因此,大麻作为纺织原料,对其性能进行改进和提高就变得越发紧迫。
据专家介绍,大麻纤维不仅可以替代棉花作为纺织原料,而且其具有棉纤维所不具备的透湿、抗热、防紫外线、抗菌等特性。由于大麻纤维制品出口不受限制且价格较高,因此对于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技术已获重要进展
自2003年起,由中国工程院周国泰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季英超教授等专家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在大麻韧皮纤维棉型化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先生产出大麻棉型纤维细度达3.4dtex、平均长度34.4mm、断裂强度达6.05cN/dtex、麻含量为55%的80英支大麻纤维混纺纱。这是大麻纤维综合利用项目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也是相关产业链中技术含量、生产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最高之所在。经有关部门鉴定,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大麻纤维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利用该项新技术生产的大麻棉型纤维已试用于军队迷彩作训服、衬衣等品种,开发的民用系列服装产品远销欧美多个国家。
据了解,该科研团队开发的大麻棉型纤维,在保留了大麻纤维各种特性的基础上,纤维细度、强力、主体长度、柔软度等指标接近于棉纤维,可实现与棉、毛、丝、羊绒、化纤等纤维混纺,成为新型产业用基础材料,发展潜力巨大。(张一峰)
《科学时报》 (2011-06-29 B4 区域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