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郭梓林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6 6:53:47
钱与快乐
——节选自2011年“国学·资本论坛”同名主题演讲

 
《落地无声——故事中的经济学》,郭梓林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定价:36.00元
 
□郭梓林
 
经济学有一个研究成果:钱只能解决人们20%的幸福与快乐,还有80%是用钱解决不了的。所以,钱只是人们获得幸福和快乐的一种非常有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快乐是一种生命的状态,讲快乐就是我们的行为终究要回归到自己,回归到对生命品质的呵护。对于在座的各位,有一句话我是敢说的:“祝贺你们成为当下中国的有钱人!”然而,我不敢说“祝贺大家成为当下中国快乐的人”,更不敢说“祝贺大家成为当下中国最快乐的人”。因为事实上,大家并不都快乐。
 
什么叫快乐?晚上十点半的时候,你躺在床上,可以对自己的灵魂说:我很快乐!
 
很多人真正的痛苦,都是从晚上十点半开始的,不管他白天是怎么风光,做出多么成功、多么快乐的样子,在人前豪爽大笑,或在摄像机前微笑自如。当然,为了回避晚上十点半以后的痛苦,有人选择了推迟睡觉时间,其实是为了回避对痛苦的思考。我们来问一个问题吧:有多少被人看做是成功者的人能在晚上十点半上床,并且敢关掉手机?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晚上十点半可以关手机,晚上十一点开始睡觉,让自己第二天能拥有更充足的精力。医学研究表明: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是肝脏的休息时间,这个时候人不休息,肝脏就会生气。肝脏有一个特点,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它会继续工作二十四小时,如果明天这个时候还不让它休息,它又会连续工作二十四小时,累死你!
 
所以,一个人快乐不快乐,成功不成功,在于他能不能回归自己。
 
墨西哥有一个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其中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那个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确走得很快,而且走得很远,我们的灵魂在哪里?还能找得着我们吗?
 
有多少人能在晚上十点半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要干什么?我如此拼命地奋斗,究竟想要得到什么?当我们问别人“你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时,很多人的回答竟然是:“别人有什么,我就要什么。”他们没有自我,他们追求的,都是别人拥有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已经完全迷失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为共和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上说,都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幸福,甚至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他们已经是最幸福的人了。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家自己也忘记了关心自己。有多少人为了一个自以为崇高、伟大的目标,疏远、遗忘了家庭。有的父亲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岳)父”,因为他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觉了,孩子早上上学的时候,他还没起床,他的孩子一个月只能见他一次,所以,孩子就称他为“月父”了。有的一个季度才见一次,叫“季(继)父”。
 
我们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奔跑,是不是已经迷失了自我?我们玩了一大圈,可能已经把自己玩丢了。自己在哪里?家在哪里?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珍惜过自己的生命吗?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又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呢?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生也非常的短暂。人类进化了300万年,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比作一天的话,那么人类是从晚上23点59分58秒开始进化的,300万年也不过相当于两秒钟,人生的100年是多么短暂呀!每个生命都是偶然的,如果那一天晚上,你的爸爸和妈妈吵架,然后你妈妈跑到你姥姥家去了,那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就不是你了。生命的唯一性、短暂性、偶然性决定了生命的宝贵。但是,我们是不是真正知道珍惜这样宝贵的生命呢?就像我们现在的工业发展是不是珍惜我们的土壤?珍惜我们的空气?挣钱是一种能力,而要获得幸福和快乐,光有钱是不够的,它需要智慧。快乐和幸福是从我们心里生发出来的,人要回归到自己的心里去找那种幸福的感觉,而不是从外在的世界去找。在此我想问一个问题:诸位,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关心自己了?悉心听过自己的心脏跳动吗?听过心脏向大脑供血时的一次次喷流声吗?关心你的脚底板每一天为你承担使命后的疲惫吗?你有多久没有拥抱家人了?你对你自己说过“我爱你”吗?在商场拼杀中,你真正爱过自己的身体吗?从今天算起,你还要喝多少过量的酒精来摧残自己的身体?还有多少事会让你以生气的方式来考验你的肝功能?还有多少剪不断的烦恼会不断袭扰你已经脆弱的神经?心中还有多少一辈子也不能原谅的人?我们还有能感恩一切好事、坏事的心吗?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的心是平安的吗?我们的心是平静的吗?
 
当你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当你看到你的合伙人,看到你的高层干部、中层干部的时候,你从他们的眼睛中可以看到幸福吗?你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了吗?我有一个课程叫“思想统治企业”,我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金钱统治”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感情笼络”的阶段;第三个已经到来或者即将到来的阶段就是“思想统治”的阶段。每一年过后,你的下属看着你的眼睛的时候,是否可以确认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这是企业家一年的最重要的年终总结。
 
权力者的幸福来源于被权力者的幸福。毛泽东什么时候最幸福?毛泽东在全国人民都唱“他为人民谋幸福”的时候最幸福。毛泽东晚年就不幸福。他晚年曾经跟人说:我这辈子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去了,这件事支持的人多,反对的人少;第二件事是“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支持的人少,反对的人多。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认为自己一生做了两件事,其中有一件事要被后人翻案,这就是不幸福。因为十年“文革”,一场浩劫,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不幸福。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提倡和谐社会?作为国家领袖、党的领袖,你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幸福?只有社会和谐了,你才能幸福。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秩序,就是一个领导人要先让人民幸福,然后他自己才能幸福。这就是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们企业家是权力者,有了资本以后,就有了一种权力,而这种权力能给人带来幸福吗?大家是不是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是幸福的?这是一个严厉的拷问。这要问你的心,在台上你可以不讲,但是晚上十点半以后你得问自己,我是不是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幸福?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连我的亲人都不能得到幸福,那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有一位很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每次赈灾都是捐3000万元、5000万元的。但是他的妻子说:“我不要你的钱,我不要你的车,我和孩子走路上学,坐公交上班,女儿不认你这个父亲。”钱给他带来了什么呢?身边最亲近的两个人,老婆、女儿都不幸福,她们不以拥有这样的丈夫、父亲而幸福,这位企业家他自己能幸福吗?周围的人看着你的老婆和你的女儿都不幸福,怎么会相信你能为他们带来长久的幸福呢?
 
1992年,在创办科瑞集团之初,我们就十分重视构建企业文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台湾青洪帮的一位成员,大家聊起青洪帮的规矩。他告诉我,青洪帮招收会员的时候,要到新会员家里去看,看他孝不孝敬父母。如果他连父母都不孝敬,他能忠于青洪帮吗?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有些人自认为能治国、平天下,但家都齐不好,企业是不可能做好的,最后是一场空。
 
钱对人来说,够用就好,生活的真正需要其实很少,并不需要很多,而一生的幸福才是最后的投资回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能微笑着对自己说:“我下辈子一定会更好,因为我这一辈子做了很多善事。凡是和我接触的人,凡是和我在一起的人都快乐了、都幸福了。”人生是拿生命来做投资的,投入这一辈子,最后是否成功,就看死的时候能否笑得出来。
 
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企业家的成功不在于最后账上有多少钱,而在于一辈子能有多少朋友。在一次做电视访谈节目时,我对两位企业家嘉宾说:“什么是成功?就是有一天,你们80岁的时候,大家一起约好到海南,到三亚的天涯海角,租张躺椅躺下来。通过手机在银行开设一个账号,然后开始同时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用统一规范的语言:请你给我的以下账号划一笔钱,你有多少划多少,十个小时以后还你。三个小时以后,看谁的账上钱多,谁就更成功。不说理由,没有原因,就是向朋友要现款,承诺十个小时还。已有的账上有多少钱没有意义,比的就是打电话要到的钱,这里面包含着企业家在商场一生的信用和付出的回报,这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是五颗心,在这里和大家作一个简短的分享。
 
第一颗是敬畏心。这个世界让我们最害怕的事,就是人没有敬畏心。冯仑到台湾骑自行车转了一圈,回来后写了一篇游记。他说台湾为什么显得有秩序?一是官员怕法律,二是民众敬鬼神(头上三尺有神灵)。我们都知道,我们有些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你碰到这种“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人,你一定会说:你不怕我怕!没有敬畏心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官员没有敬畏心,污染就控制不住,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做,子孙是要遭报应的。所以可以为了自己能提上一级半级,从副县级提到正县级,或者从正县级提到副市级,为这一丁点儿的个人目标,就敢拿环境去作交换。开封市环保局局长在造纸厂排污口采样,因为没有事先通知厂方,结果当场就昏倒在地;太湖边上的无锡居然会饮用水恐慌,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到了何等地步?
 
第二颗是感恩心。我们中国这么大,三十多年出现了这么多的有钱人。有些人是不会感恩的,一说起来就是过去多难,然后是自己多么了不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很多人上过清华大学,但是只学到前半句“自强不息”,忘掉了后半句“厚德载物”。你何德何能敢掌管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社会财富?这么短的时间积攒了这么多的财富,你用什么来承受这样一种责任?中国古人说过一句话:天让其亡,必令其狂。老天爷有时会直接用雷劈死人,但很少出手,常用的办法就是先让你狂,狂了以后,你就亡吧。我们如何能生出一份对社会的感恩心?把手中控制的财富作为一种社会责任,这是需要德行的,不是表面文章。老天爷给了你这么大的回报,那是你祖上和自己上辈子积的德。这辈子有了福报,如果不往里续存,只知道享福是不行的——享福是什么?享福就是消福,福报会越享越少,最后没有了怎么办?企业家要追求的不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种生命品质的提升,要从追求一种好的生活状态,转变为追求一种好的生命品质。这实际上是检验企业家的心量,要看有多大的心量,能够以得到的福报来为这个社会,为身边的人,为你家里的人(姑且不谈为整个世界)付出一份爱心。
 
第三颗是宽容心。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高速发展和价值多元化的历史转型,走到今天不容易。一路上肯定有人得罪过你,让你不爽,甚至有些人很过分,让你原谅不了。今天功成名就之后,你能不能彻底放下?放下和原谅,其实并不需要有很高的境界,也不需要有佛的心量,只要想明白一条就够了:你肯不肯饶过自己。因为,所有那些你不肯原谅的人,每当你想起他时,就会心绞痛,这都是在惩罚自己。
 
清华大学某总裁班上,有一次学员进行分享,分享各自的成功。
 
有一位企业家是这么说的:“二十年前,我的上司瞧不起我,把提拔的机会给了不如我的人,我很生气,找他说理,并提出辞职。这位领导拿出500元钱丢在地上说,如果我要去单干,这500元钱就归我了。我含着眼泪,把这500元钱一张一张地捡了起来,开始了创业之旅。后来我把那位领导请到我的公司当办公室主任。在庆祝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吃完晚饭,我把中层干部留下来进行教育,给每个人发红包。所有的人打开信封都是500元钱人民币,只有那位办公室主任手里拿到的是500元冥币,他低着头离开了现场,我开始给留下来的人讲二十年前那个500元钱的故事……”
 
这位企业家讲到这里,满脸喜悦,满心的欢喜,这可是成功呀!然而,全班的人听得目瞪口呆,都在为他这二十年生活在怨恨的痛苦中感到悲哀。这么长的时间,他既没有看到人家是来成全他的,更没有放下心中的那份仇恨,他活得真是太累了——是对他自己而言,而不是对别人。
 
第四颗是平常心。我们能不能用一种平常心对待我们今天的成功,对待别人的不理解,对待手下人的“跳槽”?你能不能达到这样一种处变不惊、虚怀若谷的境界?
 
第五颗是欢喜心。遇到什么事都欢喜,不容易。我年轻的时候,对“逆来顺受”这个词是很反感的,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逆来顺受呢?过了五十岁,我才知道,逆来顺受是一种境界。我们不可能像佛一样,“你来吧,从我身上穿过”。我们不可能有这个功力。但是,我们可以也应该修炼到“我可以侧身,让你先过”。人活着不是为了对抗。当然,不与任何人对抗,是要智慧的。要让自己的生命流淌起来,像水一样,走过难得的一百年。总之,要回到自我,找到一种明心见性的境界。
 
(本文为《落地无声》自序)
 
《科学时报》 (2011-06-16 B3 社科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