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新美
雅克·拉康,是哲学界的明星,人们对他又爱又恨。爱,因为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都能引用拉康的理论和概念;恨,是因为读不懂拉康这位大师,甚至读不懂他的著作。对这样一个大家都害怕触碰的人物,吴琼却是凭着一腔热情就扎了进去。这一扎就是6年多。
吴琼:起初只是想做有关结构主义的题目。因为在国内,结构主义的影响比较大,用得比较多。但通过研究发现,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即对这些理论过分的简约化。于是打算从一个最难的学者开始,当时就想到了雅克·拉康。
动笔之前,花了约两年多的时间,查阅有关拉康的资料。
尔后开始动笔写。写的时候,就发现要把拉康的理论阐释清楚要花费很多精力。不知不觉中,就花费了4年的时间在解读雅克·拉康这一人物身上,以及这套80多万字的著作上。
我是一个写作速度比较快的人,以往一部80万字的著作一般只用一年多到两年的时间就能完成。而《雅克·拉康》这部80多万字的著作却写了四年。几乎每天都遇到不同的难题,因此每天都在解不同的难题,写这部著作时几乎是忘我的状态,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
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这是意料之外的。
为了能“直面”拉康,吴琼选择直接查阅英文文献和法文文献。而这些文献分别来自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其中很多文献是托朋友从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直接借出来,带到深圳,再托其他朋友带回北京阅读,然后再想办法送回去。
克服这些借阅文献的困难后,紧接着,吴琼遇到了技术层面上的两个困难,不通晓法语和没有精神分析学的临床经验。但它们并没有令吴琼那么发憷,没有让他停下探索的脚步。
吴琼:这两个困难,前者的阻力更大。雅克·拉康是一个喜欢用法语来做双关语的人,这就需要研读的人懂法语,倘若不懂法语,拉康作品中的一些细节就会被忽略。为了尽量不错过细节,为了能阅读法语文献,我背了些单词,学习了一些语法,自学了法语。
而相反第二个技术障碍——精神分析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个人认为,虽然没有临床经验,但是我对拉康有我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对这个技术障碍不是很在意。
拉康的不可阅读在于他是一个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论家,是一个处处将论说掩藏在巴洛克式的修辞中的演说家,是一个喜欢逻辑跳接和语义滑动、喜欢对他人的概念做劫掠式挪用、喜欢运用连专业的数学家都看不懂的拓扑变换、喜欢装备许多“科学化”的伪形作为理论盔甲的“知识恐怖主义者”。因此这也让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听到雅克·拉康的名字就头痛,而害怕读他的作品,甚至从内心拒绝他。
吴琼:拉康是不可阅读的,而这恰是我们“必须”阅读拉康的理由,也是我们阅读拉康时必须信守的边界,是使我们的阅读得以可能的一个前提——按照拉康的逻辑,只有在不可能性中,才有可能开出一条可能性的道路。
在这6年多的岁月里,我找到了研究他思想的关键点,即要掌握拉康的语言风格及其逻辑套路。阅读拉康的作品时,我发现了拉康的几个逻辑模式——失败的逻辑、剩余的逻辑、悖论逻辑、非对称性逻辑和拓扑学逻辑。
我不敢说它们是打开拉康的理论迷宫的万能钥匙,但我相信,如果你对这些逻辑有基本的掌握,那一定可以帮助你扫除许多阅读上的障碍,为你深入拉康文本的腹地提供便利。
深扎在拉康的世界里时,吴琼因为在最近3年里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被判定科研考核不过关。
在研讨会现场,得知此事后,学者们纷纷愤愤不平:“如果吴琼是投机取巧之徒,只要将其拆成一篇篇论文发表,他一定能轻易地通过科研考核,甚至能足以让他在这期间从副教授变成教授”,“为什么写了这么多著作在今天依旧还是副教授的头衔”……
曾与吴琼同窗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季广茂用好“工匠”来评价吴琼,他认为学术界有不少怀有“大师梦”的人,但我们更需要像吴琼教授一样的“工匠”能够做好夯实基础的工作。
吴琼: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并没有纠结什么。在4年过程中,没有考虑过这么多的问题。直到去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了每三年一次的科研评估时,我才发现,三年里完全投入到雅克·拉康的研究过程中,自己在此期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这个领域是一片空白。
我没有想过给中国的学术做出样板——学术应该怎么做,没有那么大的使命感。只是单纯地对拉康及其思想感兴趣,就完全投入进去。
在“直面”拉康、与他“对话”过程中,拉康用他的理论告诉了我,制度会对个体进行残酷的掠夺,在制度的框架下就会发现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你自己,因为所有做的一切都要迎合制度的要求。拉康的这个提示,让我知道应该与制度或建制之间保持距离和张力,同时也不要向欲望让步。因为人的欲望乃是他者的欲望。比如我们总是欲望着他者欲望的东西,我们总是欲望成为他者的欲望对象,我们总是以他者的欲望来规定自己的欲望,总之,我们的欲望并非我们自己的,而是在他者中且通过他者被结构的,而他者的欲望之谜令主体焦虑不已。
所以,对考核一事,我没有纠结过,对评教授职称一事,我也没有纠结过。我只是努力做好我想做的。
《雅克·拉康:阅读你的症状》(上下册),吴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定价:136.00元
《科学时报》 (2011-06-16 B1 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