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刘金华、楚永全、赵冬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4 6:5:40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洪家兴院士研究生讨论班学生主题班会活动现场赵冬华/摄
 
编者按 目前,“90后”大学生成为校园主体。他们活跃在校园但不固守校园,既认真对待学业也在实践和调研中逐步了解社会规则,在被校园改变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校园。校园外的家长和公众不禁好奇:他们最关注什么?他们到底怎样思考问题?本报特推出“大学生主题班会”栏目,邀请大学生们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召开班会,记录下这些年轻人或许并不成熟但十分真挚的观点。
 
献身数学有大爱,兢兢业业淡泊行。
 
严谨治学结硕果,无微不至总关情。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研究生工作组组长赵冬华老师为本次活动而作,是为活动主题
 
本期主题背景
 
近日,复旦大学2010~2011年度(第四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名单揭晓。经过全校研究生实名网络投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洪家兴、新闻学院黄旦等10位教授获得“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导师的作用非常关键。那么,学生们认为什么样的导师是好导师?复旦大学数学学院洪家兴院士研究生讨论班的学生以“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为主题召开班会。
 
时间:6月7日晚
 
地点:复旦大学数学学院1501会议室
 
主持: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金华
 
参加人:洪家兴院士研究生讨论班学生 复旦大学党委研工部副部长楚永全
 
杨戈
 
我认为好导师应具备以下因素:第一,精湛的学术造诣。从一个学术水平高的导师身上,不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足够广阔的视野,以后的科研工作可能少走很多弯路;第二,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治学态度,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第三,高尚的人格魅力。好的导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做学问,而且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第四,高超的讲课水平。好导师能把复杂抽象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碰到烦琐的计算也能熟练地推演;刻苦的钻研精神。导师带头钻研问题,早出晚归,孜孜不倦,做学生的怎么敢偷懒?
 
洪先生治学非常严谨,比如说上讨论班的时候,我们作报告,要将自己报告的文献非常清楚明白地列出来,他会问一些问题。有一次我准备得不充分,老师问的问题我答不出来,他就当场批评我一顿。他经常教育我们读文献要读懂、读透,把隐藏在文献背后的思想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人家是怎样做工作的,才能站在讲台上给别人报告。我给他看自己写的文章,至少要修改7~8遍,很多细节也需要修改。他对于学术规范的要求真是非常严格。
 
王珂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是一个在做学术上,善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个人品性上,为人师范、以身作则的人。他不只是一个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老师,更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长者。在我心中,有什么样的导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导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言行,这不仅仅体现在做学问上,更体现在为人处世及思想品德上。
 
黄耿耿
 
洪先生是我心目中好导师的形象。洪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一直锲而不舍地做学术。记得去年我和洪先生一起做一篇文章,开始很顺利,但后来碰到了难关,尝试了很多方法,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解决,我自己都要放弃了,但洪先生一直鼓励我,基本上每天都要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整个暑假都是如此,最终把问题解决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
 
宋如意
 
我认为好导师这三个字的内涵有三个层次,最基本的一个就是好导师一定是学术强人,在既定的研究领域有着自己的成果和见解,对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或基础问题有着高度的热情,有足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来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再高一层次的好导师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科研方法和心得,并将之传授于自己的学生,所谓“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我觉得这最高层次的好导师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学术品德和超凡的人格魅力,指导学生做人和做事,能够被学生当成一生的典范。
 
王奎
 
我认为一个好导师应该能在各方面让学生对他有种崇拜感,应具有如下特点:1.学术上创新能力强,做科研有激情,善于指导学生,能培养学生独立作研究的能力,善于启迪学生;2.对学生要求严格,名师出高徒,能督促学生学习和科研;3.能关心学生的生活,除了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之外,还能与学生成为很好的朋友;4.应具备崇高的人格魅力,除了教给学生如何做科研的能力之外,还能在为人处世方面影响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洪先生为例。我不是洪先生的学生,但是我会经常问他一些问题。有一次我去请教他,但他当时要去开会,我就和他商量第二天再来。他不同意,说怕我问题不解决晚上睡不着觉,后来他等会议一结束就回来和我讨论,一直讨论了三个多小时,让我非常感动。
 
他是一个院士,为人非常谦和,除了数学的问题以外,还会给我们很多生活上的关心,会和我们聊聊家常。我觉得他是一个蛮好的老师,一个爷爷辈的好老师。
 
我非常崇拜他上课,他的板书非常漂亮,上课也不枯燥,12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在讨论班上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我觉得这样对学生很有好处。
 
仇海南
 
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师首先应该有良好的道德。这是一切的本源,没有良好的道德,其他都是水月镜花。导师不仅要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这个传道,传的必须是良好的道德、严格的做人准则。其次,一个好的导师应该精专于术。未必要求是在本领域至高至强,但是应该精通于此,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能授业。导师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做学问,学生才可能不浮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古皆如此。
 
然后在学习上导师应该对学生时常给出方向。导师在他的本领域即使不是最顶尖的高手,肯定也是根骨扎实、内力深厚的好手,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导师对于学生的指点往往是很重要、很事半功倍的,好的导师可以因材施教,给出学生努力的方向。最后好的导师应该时常关心学生,不仅是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都应该关心。导师往往较学生年长,生活阅历也丰富,学生能学到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研究生这个年龄层正是面对困惑最多的时候(别人挣钱去了,我还穷得要命。别人结婚了,我对象都没影子。别人出国深造了,我还在做土鳖。别人炒股挣钱了,我看还是别搞科研了吧。以后是工作还是继续读博士呢。是混混日子还是踏实学习呢……)所以导师在学习以外的教导,对学生的成长更是事半功倍。
 
瞿书扬
 
洪先生是我从小到大见到过的讲课最好的老师。他身体素质也好得很,上二阶椭圆方程的课,连续讲两个小时,完全脱稿,记忆力非常好,他做这些事情也很用心、努力。有学生反映,他备课的时候从来不喜欢被其他事情打扰,说明他非常用心。
 
潘华
 
好导师对学生学习方面可以细心指导,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知识有很好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新内容的研究。对已成文的内容进行认真修改,提出意见以及修改建议,使学生不断进步。日常生活中能够关心帮助同学,对于一些思想方面以及生活方面的困惑可以给予帮助,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好导师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学习上的指向标,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吴越
 
有的导师可能会要求从生活上对学生有无微不至的关心,有的导师可能会看中其学术修养等等。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其次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心目中好的导师也是应该遵循这个标准的。具体说来,导师应该是学生精神上行为上的指导者,一言一行,所具风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而这并不是指简单回答一个问题或是指导如何就业之类。为人处世之道,待人接物之道,其实这些都是一点一滴通过与身边人接触中慢慢积累的,而好的导师无疑应该扮演这样一个角色,通过与其交流,我们明悉事理,洞悉世事,真正能够获得人格和精神层面上的成长。相较一般的标准,可能我认为的好导师要求会比较模糊也更加严格,但相信在数院还是有许多这样的良师益友的。
 
谭果
 
我认为好导师应该热爱科学,忠于国家,忠于家庭;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能够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手上的科研经费能够用到实处;有一定的学术造诣,时刻关注前沿的课题。
 
有协助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且每年都有授课的课程;能掌握一至两门外语,能够较流利地交流。
 
刘立宇
 
好导师对专业领域要有整体的掌握,能引导学生做好研究工作。当学生对某个课题感兴趣时,好导师往往能告诉学生这个课题产生的背景、发展状况,甚至是预见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对课题进行权衡和把握。当学生撰写论文时,导师其实是第一个审稿人,严谨、认真的审阅态度,会对学生的治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用英文撰写的文章,既要符合语言习惯,又要符合专业要求,好导师会要求学生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好导师要有“骂人”的本领。人总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长期从事枯燥的研究工作的时候,思想会有所懈怠,这时候需要导师当头棒喝,唤醒迟钝的思维。学生往往因所学有限,在研究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经历了长期钻研却没什么进展,有的浅尝辄止,研究不够深入,有的在完成一个课题后变得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好导师有必要让学生警醒,好好反思,从浮躁、迷茫的状态中解脱,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
 
杨超
 
一个好导师最重要的是与学生互动。导师首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应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学习和生活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制定切实的学习和发展计划,能定期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声音;导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互动的良好关系,给予学生的是亲切和信任。
 
(记录整理:刘金华、楚永全、赵冬华)
 
《科学时报》 (2011-06-14 B3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