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 |
|
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企业应大胆走出去 |
|

世界经济会二次探底吗?一个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吗?中国的通货膨胀会变成恶性的吗?我们如何防止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和崩盘?在6月1~3日在湖北襄樊举行的“2011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与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世界经济正在“二次探底”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如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又大跌了,一些公布的数据,使得经济专家们对美国经济不看好。
同样也是在5月底,穆迪公司把希腊的债务评级又降了一级,降为C级,一般认为,在5年里,这一级别国家的债务、政府的债务,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问题。此次再次下降希腊的债务等级,对世界经济应该会有很大的冲击,这一冲击最近可能还会再进一步加深。那么,人们关于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关于这一次百年未遇的经济危机,它的恢复远远超出了很多人在一开始时的预测。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次危机可能是个U型或者L型的,但是过去两年已经展示出这次危机是个非常明显的V型,也就是说它下得快,上得也快。但是,最近一系列数据又让人新添了忧虑。比如,美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为1.8%,远远低于去年四季度的3.4%;日本甚至又回到了负增长,为-3.78%,而欧洲现在正为债务所困。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看似不可避免。
分析本次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这次回暖是一种无就业回暖或者低就业回暖。这次的经济之所以与上世界二三十年代的那次经济危机不同,没有发展成长达近10年的时间,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反弹回来。究其原因是各国政府采取了非常强力的刺激经济的政策。不管是中国的4万亿元,还是美国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政府财政的投入和美联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都是靠打“强心针”打上去的。在打强心针使经济快速反弹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病,其中之一就是到目前为止就业并没有先入。以前的经济危机中,就业率很快就得到了恢复,而这次就业问题恢复显得非常疲软。很多地方失业还在继续恶化。没有就业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市场就会非常疲软。因此,经济危机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缓解。
第二,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房地产业,其造成的恶果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在继续恶化。今年一季度美国房地产的价格继续下滑,已经创下了从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大概现在,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回到了2002年的价格水平,大量的资金被占压。因此,美国美联储采取一系列的宽松货币政策,而效果并没有预期得那么好。大多数商业银行拿到了钱以后却没有出去发放贷款,而是又重新存在中央银行里。因此,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起到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货币政策起不了作用,就得采取财政政策,而西方各国因为大量地使用财政政策手段刺激经济,现在已经到不可持续的程度了。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每年的财政赤字如果超过3%,就是碰到红线,而现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其每年的财政赤字都超过了10%;财政赤字还有另外一个红线,就是历年财政赤字的总额,即债务总额不能超过GDP的60%,而现在美国、日本、欧洲等都远远超过了60%,日本甚至达到了200%。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比较弱的国家就首先产生巨大的问题。我们从两年前开始就知道希腊危机,不断听到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德国或者欧盟在救济,一次一次地拿出巨额资金,为什么希腊经济还一次又一次又出现问题?一直到2019年,希腊每年都有好几百亿欧元债务到期,而这些国家本身已是入不敷出,他们只有发行新债来还旧债。现在的问题是,新债发行不出去,旧债又还不了。总的来说,此次经济回暖是一个比较弱的回暖。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几大根本问题现在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还将更加恶化。
中国企业应大胆走出去
在深入分析了世界经济情况后,中国下一步未来3~5年里真正的市场增量,我国的外币市场增量可能更多地来自发展中国家。而现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反弹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发展中国家,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发达国家身上转移,应该更多地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如果中国企业要投资发展中国家市场,仅靠企业走出去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的推动。国家的推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走出去建设基础设施。很多发展中国家有潜力,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是他们没有购买力。原因除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基础设施数量不够,如港口、公路、电厂、水厂等。如果能够解决或缓解这些瓶颈问题,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潜力将被更多地挖掘出来。我们现在有3万亿元的外汇储备,可以拿出一部分来以基础设施为带动,再带动我们的企业走出去。这种方式可能是我们未来投资的可尝试的方式之一。比如,寻找找到一两个政治上比较稳定,对我们也比较友好,又有发展意愿的国家做尝试,用基础设施带动国家开发或者进出口,把我们的企业带出去。这种方式的标志性效果是,可以减少在未来出现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时候,防止我们的外汇储备过量地缩水;第二,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率比美国国债高,而且收入稳定;还有,有了这些路桥、港口等,可以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最后这一步,也能消耗一部分我们的过剩产能。
《科学时报》 (2011-06-11 B1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