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
无数的城市孩子缺乏来自于手沾泥、脚踏水的趣味体验。这也给很多人带来生命的缺陷。
由自然之友翻译推出的《我爱泥巴:一年四季52个亲子趣味绿色周末》,是开给“自然缺失症”的一剂处方,是一本给孩子的书,也是一本给家长的书。
书中的52种开放式户外活动能够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找到童年的快乐。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如何观察和欣赏最基本的自然趣味。
《我爱泥巴:一年四季52个亲子趣味绿色周末》,[美]詹妮弗·沃德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定价:32.00元
□本报记者 王卉
如何认识“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诊断,而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他的著作《丛林中最后一个孩子》中提出的。
自然缺失症的具体表现就是儿童与自然的关系断裂,这种关系断裂导致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症状,包括儿童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等。在美国,由于与自然的接触不断减少,在过去的5年间,开给儿童的抗抑郁处方增长了一倍,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也许会成为二战后第一代寿命比父辈短的人。
理查德·洛夫表示,虽然自然体验并非万能灵药,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自然环境中的户外体验绝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活动。它是健康的童年成长不可缺失的元素。有超过100项针对儿童与成人的研究表明,与自然相处可以减轻压力。同时也有别的研究显示,即使是5岁的小孩,也会因为与大自然的接触而明显改善多动症的表现。
2005年美国加州教育部的一个研究发现,课程中能够有机会沉浸于自然环境的学生,比在传统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在科学测验中的成绩高出27%。同样的,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中明显更好,尤其是科学科目。这些研究都在不断地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地玩耍能让孩子得到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令人高兴的是,理查德·洛夫说,现在,在美国很多州和当地政府都开始作出反应。同时也仰赖于环境保护组织和公民活动的影响,像“让儿童走向户外”(Leave No Child Inside)这样的法案也被送上官员的案头。在美国各地,已经出现了很多推动儿童与自然联系的草根运动。
在美国以外,也能看到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比如瑞典的研究人员,观察了得到“绿色照顾”的儿童,他们每天在户外玩泥巴晒太阳。这些孩子的运动协调功能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要远远优于那些整日在教室中的孩子。
《我爱泥巴》的作者詹妮弗·沃德在致中国家长的信中说:很多研究都证明,在自然中度过的时光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提高心灵的平静,加强认知刺激,还有整体的幸福感。不论老少,与大自然相处都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各种益处。
严重后果在中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自然之友理事长杨东平认为,自然缺失症在中国的后果尤其严重,“我们目睹了‘应试教育’环境和互联网时代,许多青少年与自然的彻底决裂,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物种:都市中与世隔绝的‘宅男宅女’。”
杨东平反问:虽然人与自然的危机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但一个从小对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人,长大之后怎么会关心地球环境和人类命运呢?
传统的社会学研究,通常把中国定义为一个农业国家。在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看来,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中,也造成了这个国家主体上对土地、土壤的逐渐远离。“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真的不知道根在哪里?底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样的底线?认为所有的东西只要有科技,只要靠我们自己努力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但是自然界在拥有无限生命力的同时也是有底线的,如果不遵守这样的基本规律,人们就要承受后果——正在涌现的种种环境问题。”
《我爱泥巴》这本书的翻译全部是由参加自然之友自然体验活动的家长们来完成的。这本书中的插图也由志愿者所做。
5月29日,由自然之友在京举办的城市儿童自然缺失症研讨会暨《我爱泥巴》发布会上,作为自然之友会员,一位参与翻译的家长谈到她的体验:“在参加自然之友活动的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原来自然是这么美,我也不断把孩子引到热爱自然的这条路上来。”
“这是对孩子的一个无形中的滋养。”这位家长说,就像水和食品一样,是他生活当中必须有的东西。带孩子走进自然,让他趴在地上聆听大地的声音,让他听风的声音,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自然,唤起他对自然的热爱,他自然而然就会对生活有热爱,对人生有热爱。
李波表示,自然缺失症在中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个社会对自然缺失症及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缺乏应有的认知。家长们还是更愿意把孩子送进各种学习班,而不是带着孩子接触大自然。孩子患上自然缺失症,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责任。
《妈咪宝贝》主编杨默觉得自己像成人自然缺失症的一个代表:“儿童怎么会有自然缺失症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有一些这样的父母,有这样一个整体的环境,其实我们成人病得比他们重多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包括成人,对自然都会有天生亲近的冲动。环境教育专家韩静谈到她的一个经历:她曾经到过一个聋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其中有一个孩子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孩子当时目光非常冷峻,最初完全是怀疑、抵触的态度。
那次活动的主题是,让孩子们亲近自然,观察那些弱小的动物是怎么生活的,并感知它们的形态、它们的美。参与过程中,这个孩子慢慢地从远离,到融入,他的目光逐渐变得柔和,最后甚至还有了笑容。
“这是自然本身的力量。这位聋哑的孩子不是小孩子,是上高中的大孩子。”韩静说。
《中国教育报》编辑郜云燕谈及两起北京孩子以非正常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她们分别是五年级和初三的孩子。“今天的孩子太脆弱了,在他们的生命中好像只有竞争,只有考试。竞争可能是一个社会中我们不能逃避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能够给孩子一些别的什么,让他们对生命、对活着的意义,有另外一些感受?”
郜云燕认为,作为一个母亲,必须要舍弃掉一些东西,去选择一些可能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东西。人生最重要的并不只有竞争和考试,所以她偶尔会帮儿子请假,一年至少两次带他去全国各地看看。“也许他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也许他不能考上名牌大学,但是一个生命需要承载这些。”
李波也认同这一点:我们那么忙,能给孩子留下什么?我们可能要请假,可能要失去一些工作上的机会,如果不这样可能自己在某一件事情上可以做得更好,说不定可以得到年终奖,“我们舍弃了一些东西,但是完全不是一个自私的概念。如果我们给下一代一个更豁达、坚韧和阳光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对于一个社会作出的很大的贡献。”
蕾切尔·卡逊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科学时报》 (2011-06-02 B4 精神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