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靠什么——计划还是市场》,茅于轼、赵农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定价:25.00元
□采访者:本报记者 杨新美
□受访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赵农
粮食安全是否真的存在?
《科学时报》:人们对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饥荒依旧记忆犹新。也因此,粮食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我国有没有粮食安全问题,或者这一问题对目前来说是否那么重要?
赵农:我们的观点与以往的不同: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问题都无须担忧,可以说其他社会经济问题远远要比这一问题重要得多。
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问题,并不是某些个别群体或是某一特定阶层因为收入因素而买不起粮食,而是指国家层面的粮食供给量是否充足。
目前,从我们自己的生产能力来看,我国每年能生产粮食5亿吨,有将近2亿~3亿吨的粮食储备,而且现在国际粮食贸易渠道的通畅,这些都表明中国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是不存在严重问题,不值得我们过多担忧。
《科学时报》:在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中,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储存的粮食是否足够,我国粮食问题是否存在缺口,缺口又有多大?倘若再次面临类似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天灾时,储存的粮食是否足以应对?
赵农:在对外贸易畅通的今天,我国粮食缺口的主要产品是中的大豆。而这种粮食缺口,并不是因为我国没有生产能力,而是因为有了对外贸易才产生的。
我国在当今大量进口大豆的同时,谷物的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也出口了不少农产品,如蔬菜、大量的水果和药材,还有肉禽、水产品。而这些出口的农产品都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出口的肉禽、水产品也要消耗大量的饲料粮。
如果没有这些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并将这些耕地都用于生产粮食,我们就不需要进口那么多大豆,而粮食缺口量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因此,目前的中国粮食供求的缺口,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产品对外进行国际贸易的一种结果。这个结论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粮食缺口并不影响我国粮食自己供给的问题,因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在国际标准之上。
18亿亩耕地红线的影子
《科学时报》:面对地方政府疯狂的圈地行为,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基本权利,中央政府制定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在人们看来,耕地逐渐减少已经到了危及粮食安全的程度。
赵农:一般人认为中国工业化会不断地消化我国的耕地资源,所以若不严格限制的话,耕地资源很容易就消耗殆尽。但实际上目前来看,我国耕地的使用还有一定程度的空间、余地。
目前,农业技术在发生改变,播种面积并没有被完全使用。耕地面积并不等同于播种面积,播种面积实际上是耕地面积乘以复种指数。如果一亩地一年可以播种两次,就应该是耕地面积乘以2,如果可以播种三次,就应该是乘以3。
当然,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继续占用耕地。但这种消耗应该有极限值。假设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还需要5亿农民进城,进入城市后,每平方公里容纳5000人,如果占有的全是耕地,这个极限值就是1.5亿亩。
《科学时报》:18亿亩红线背后意味着什么?
赵农:这条红线初衷是好的,但是土地配置机制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耕地红线,是国家计划配置土地资源所产生的问题。所以天则所不是针对18亿亩耕地红线,而是针对这18亿亩耕地红线后面的计划配置机制。
土地主要有3个用途,农业生产、工业与建设、生态环境。中国的现状是,政府通过计划来决定耕地数量和土地用途。在工业和建设用地方面,政府还充当了土地价格(征收价格和出让价格)的制定者和土地的垄断中间商。
国家先将土地征用,然后开发商在政府手上再购买土地。因此地方政府参与了土地的运营过程,而且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此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地方政府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大肆侵占土地。中央政府基于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考虑,反过来提出18亿亩红线来约束地方政府。这也表明,计划管制存在一些问题,又进一步通过更高一级别的计划管制加以控制和纠正。如此恶性循环,可谓“因为管制,所以管制”。
也正是因为在这种土地的计划经济下,失地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农民无法分享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工业与建设用地存在大量浪费;土地腐败愈演愈烈;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
计划还是市场
《科学时报》:众所周知,土地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正因为稀缺,才需要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究竟土地应该以何种方式配置才可以解决农民利益被侵害、耕地被侵占的问题?
赵农:土地配置不应该是国家计划的方式。究竟如何配置土地才最为合理?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运用市场机制,而不是计划手段,来配置土地以不同的用途,才会达到效率的最优化。
首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希望政府从土地经营中退出来。省略了政府作为中间商而增添的新环节。这就需要完善农民的土地权利,需要保护土地的产权,改变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现在的征地制度与政府供地制度,需要让资源与要素的价格发挥作用,让土地在市场机制下交易与流转。
《科学时报》 (2011-06-02 B3 社科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