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廖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31 7:26:23
着力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开创渔业科技新局面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郭文谈斑点鳟鲑的引进与养殖产业开发
 
□本报记者 廖洋
 
用三文鱼做成的生鱼片一直是各大酒店的高档菜,但身价不菲的三文鱼基本上都是进口的。据了解,中国目前进口多种三文鱼,其中大西洋三文鱼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三文鱼寿司和刺身的美食时尚潮流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大西洋三文鱼在近十年内迅速成为中国的“刺身之王”。挪威海产外贸局曾预计,2020年,中国市场对大西洋三文鱼的需求量将达到30万吨——这意味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在未来的几年内年增长量将达到25%。三文鱼依赖进口,发展受制于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三文鱼的需求量很大,主要依靠进口,供不应求。作为三文鱼的替代品,斑点鳟鲑的口味相比三文鱼还要好,其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斑点鳟鲑项目组组长、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郭文介绍,斑点鳟鲑的引进与养殖产业开发将为我国北方海水鱼类养殖增添一个极具潜力的优良新品种,发展前景广阔。他提出:“要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现代渔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开创渔业科技新局面,谱写山东省海水养殖业的蓝色新篇章。”
 
“尊贵鱼”价值高适合我国北方养殖
 
斑点鳟鲑俗称尊贵鱼,因全身布满斑点而得名,是由人工选育的大西洋鲑与虹鳟杂交培育而成的三倍体鳟鲑鱼类,属冷水性溯河洄游鱼类,成体最大可达75公分,体重达18公斤以上,主要分布于北美诸国,因高产,在挪威、瑞典、智利等国家也有大量养殖。斑点鳟鲑肉质细嫩、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少脊间刺、出肉率高,是制作生鱼片、烟熏三文鱼的首选鱼类,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欧洲、美日韩等国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鱼类之一。
 
研究表明,斑点鳟鲑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含有一般鱼类所不具有的甘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B和铁元素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EHA、DHA)的含量更是其他鱼类无法比拟的。它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抵抗糖尿病等慢性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良好的营养保健品,具有广阔的市场。
 
据课题组介绍,斑点鳟鲑与普通三文鱼(大西洋鲑)比较,斑点鳟鲑是广温、广盐性鱼类,生存温度0℃~26℃,适宜水温8℃~21℃,最适生长水温10℃~18℃,在0~33盐度范围内均能存活,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达1.1∶1,在10℃~18℃的淡水或海水中,1年即可长至1~2公斤,2年可达3~5公斤。
 
“从斑点鳟鲑的生活习性来看,这一鱼类品种具备诸多特性,特别适合我国北方养殖,是非常有希望带来我国海水鱼养殖又一新高潮的引进品种。”据郭文介绍,斑点鳟鲑极耐低温,在水温6℃~8℃时,可以正常摄食,2℃~3℃时仍然活动。实验证明,该鱼在北方深海网箱养殖时,夏季可以安全度夏,冬季可以在网箱内自然越冬,可解决目前北方众多海水鱼网箱冬季闲置问题,同时适合目前比较普遍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目前的养殖设施无须改造即可进行养殖,大大节省养殖成本。
 
国内首次成功引进斑点鳟鲑
 
2010年3月12日,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与青岛福卡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郭文、刘学正、王波等人的带领下,在我国首次成功引进了三倍体极品三文鱼——斑点鳟鲑。据介绍,该年从美国引进斑点鳟鲑发眼卵10万粒,孵化仔鱼9.7万尾,孵化率达97%。科研团队历经近3个月的刻苦攻关和辛勤培育,在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海水良种繁育中心成功培育出8公分健康斑点鳟鲑苗种8.9万尾,成活率达92%,一举攻克了斑点鳟鲑的苗种培育难关,使其成功落户我国。
 
据了解,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了众多相关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6月11日,该项目完成后通过权威专家现场验收,一致认可斑点鳟鲑比其他普通三文鱼适温范围更广,生长速度更快,口感细嫩,肉质鲜美,出肉率高,肌肉脂肪含量更低,鱼肉更结实、颜色更红,是一个非常具有养殖产业开发潜力的好品种。2010年10月,山东省长岛县大钦岛乡首次引进斑点鳟鲑进行网箱试养,到目前为止已从原来的10公分、100克左右长至25公分、300克左右,且状态正常,以上说明三倍体斑点鳟鲑在长岛县海域养殖越冬没有问题。
 
斑点鳟鲑苗种培育成功后,相继在山东省的蓬莱、莱州、胶南、潍坊寒亭、长岛、济南等地开展养殖示范,其中工厂化养殖4万尾,网箱养殖4万尾。2010年3月从美国引进该鱼发眼卵10万粒,人工繁育8公分以上鱼苗8.9万尾,经多地海水与淡水养殖实验,目前斑点鳟鲑长势良好,死亡率在3%以内,个体体长30~45公分,体重已达1~2公斤,年底体重将达4公斤,预计今年六七月份成品鱼即可陆续上市销售。
 
2011年,课题组继续引进斑点鳟鲑鱼卵70万粒,目前已经培育6~8厘米苗种60万尾,鱼苗长势良好,无疾病发生,今年培育苗种已被山东省内外沿海各地养殖企业定购完毕。经过两年养殖,预计产量将达2400多吨,产值将达2亿元。
 
经多年优选培育,郭文和他的课题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斑点鳟鲑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在海水中养殖生长更快,肉色更鲜艳,口味更纯正。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国外市场每年产量200余万吨,缺口明显;我国每年要从挪威、智利进口三文鱼约5万~6万吨,缺口也十分明显。而目前市场每公斤售价80元,供不应求。一般经过两年养殖,斑点鳟鲑体重可达5公斤,单尾销售价格可达400元左右,利润约占60%左右,因此经济效益较高,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另外,根据目前养殖情况测算,其养殖成本约25~30元每公斤,按每条鱼平均重4公斤计算,一条鱼的产值可达320元,若养殖1000万尾,可实现产值32亿元,利润可达20亿元。如果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规模化推广养殖,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郭文表示。
 
科技引领 推动产业链发展
 
山东省是海洋渔业大省,海水养殖潜力很大,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撑。为更好地加快斑点鳟鲑的引进与养殖产业开发,郭文建议,要发展打造繁育、养成与深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化产业园区。他提出,应积极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培育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及产品创新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此外,要联合各大院所与养殖龙头企业,控制源头,保证苗种与产品品质。加大科研力度,创新养殖模式,搞好加工环节,发掘产业潜能,增加出口创汇,力争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
 
在日前召开的“斑点鳟鲑引种及养殖研发报告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指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要突出山东特色,为海水养殖发展新阶段做开路先锋。大力推进新品种斑点鳟鲑的养殖及关联技术的深入研发,对于支持山东省海水鱼类养殖,尤其是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乃胜提出,从科技角度来说,今后斑点鳟鲑的养殖发展,重点应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瞄准国家发展需求目标,争取深入研发得到国家支持;二是以斑点鳟鲑研发为契机,突出山东特色,打造山东知名品牌;三是努力塑造科技引领的完整产业链,争取尽快完善关键技术,把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注重对产业的快速推动;四是在斑点鳟鲑的深入研发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
 
“斑点鳟鲑的引进与养殖产业开发将为我国北方海水鱼类养殖增添一个极具潜力的优良新品种,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抓住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现代渔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开创渔业科技新局面,谱写山东省海水养殖业的蓝色新篇章。”谈及未来发展前景,郭文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科学时报》 (2011-05-31 A3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