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乳腺癌细胞之所以发生转移,除了癌细胞本身的因素外,还跟癌细胞周围的非可控性炎症反应有关。非可控性炎症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分析非可控性炎症与恶性肿瘤相互作用的动态调控网络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的支持下,中山大学教授宋尔卫带领的研究团队对非可控性炎症在乳腺癌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乳腺癌组织中一个重要的非可控性炎症因素,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以通过分泌炎症因子CCL18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干预AM对CCL18的分泌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
宋尔卫团队和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姚雪彪团队共同攻关,通过阻断或沉默该受体,可以达到逆转CCL18对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促进作用。该研究开辟了一条从非可控性炎症着手抑制乳腺癌转移的途径,为进一步针对该节点靶向控制非可控性炎症,开发用于治疗肿瘤的治疗性抗体和小分子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此项研究近日以Featured Article形式发表在知名国际科学期刊Cancer Cell(Cell期刊系列,IF为25.288)上。(江虎军)
《科学时报》 (2011-05-30 A4 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