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25 22:42:18
勾勒我国学科领域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是一套勾勒我国学科领域发展的特点及趋势的图书。中国科协自2006年开始启动学科发展研究,先后组织85个全国学会开展了85个相关学科的发展研究。5年来,先后有近万名专家学者参与了学科发展的研讨,有6000余位各学科专家执笔撰写研究报告,目前已出版“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126卷,综合报告5卷,总发行约30万册。
 
□本报记者 李芸
 
涵盖广、内容新
 
“当前,诸多学科发展迅速,学科分化、交叉和融合愈加明显,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开展学科发展研究,探索和总结学科发展规律,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会聚优势学术资源,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的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为“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所写序言的篇首,开宗明义地如此谈道。这也是中国科协启动并建立学科发展研究及学科进展发布制度的初衷与目的。
 
从2002年起,中国科协曾连续4年推出《学科发展蓝皮书》,从学科角度反映年度科学技术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协从2006年起,采取由所属学会申报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的形式,开始发布“学科发展报告”。
 
经过5年的运作,“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逐渐显现出重要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国外主要学术机构和团体的关注。据介绍,该“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均由本领域的名家撰写,5 年来,先后有近万名专家学者参与了学科发展的研讨,有6000 余位各学科专家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学术权威性强。因此,对于科研机构而言,无论是进行学科发展规划研究,还是进行专业设置研究,“学科发展报告”都可以作为全面系统、极具价值的参考文献。
 
5年来“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涉及到近百个学科,既有化学、农业科学、心理学这些公众比较熟悉的学科,也包括惯性技术、制冷与低温工程、作物学等领域较窄、公众比较生疏的学科。该丛书责任编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许英说:“刚开始学科发展报告要求以一级学科为单元编制,时间周期为两年,但后来中国科协根据实际情况对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展学科发展研究的学科不再以国家学科分类中的等级标准限定,凡近两年有较大进展的学科均可列入研究范围;同时,发展较快、领域较宽的学科周期可适当缩短,发展较慢、领域较窄的学科周期可适当延长。因此丛书中出现了领域较窄的学科,像昆虫学、实验动物学;有的比较重要、比较活跃、发展速度较快的学科也已有多次发布,像化学、心理学等等。”
 
贴近国计民生的学科最受关注
 
各学科的《学科发展报告》基本内容是对本学科年度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并进行国内外进展对比分析,随之提出未来几年学科发展趋势预测和研究方向建议。而每年度还将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的《学科发展报告》,组织编写《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可以说,“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基本上勾勒了我国学科领域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吕建华用前沿性、前瞻性和学术性来概括这套丛书的特色,他说:“‘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系统地总结了各有关学科近两年的发展状况,科学地评价了各学科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沿性;报告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动态趋势以及国际比较和战略需求,展望了学科发展前景,提出了学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体现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前瞻性;报告由各学科领域著名科学家牵头、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究,集中了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学术上的真知灼见,突出了学科发展研究的学术性。”
 
每年度的学科发展状况都将为各级科研机构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国内外科技进展情况提供参考。在2011年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总结了2010年度22个学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民生,2010 年度22个学科中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白春礼说。
 
“这套研究报告每年都会有一些亮点,贴近国计民生的学科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总是能引起老百姓的极大关注。”许英说,“2009年首次发布的兵器科学技术研究报告引起了很大反响,而今年,除了兵器科学技术外,食品科学技术、土壤学、照明科学与技术等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学科。”
 
接好最后一棒
 
每年4月,中国科协都会进行学科发展研究的公开发布,在发布会上,每年的“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丛书也将与读者见面。
 
说到丛书的出版,许英笑言出版社的工作只是“接力棒的最后一棒”,她说:“在中国科协把每年的学科发展报告交付出版社时,前期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半,我们只是从出版角度来完善学科发展报告。出版社根据每个年度的学科范围,专门组织安排有相应学科背景的编辑参加编辑工作,从出版的角度进一步提升报告质量。”
 
虽然是最后一棒,但编辑出版工作并不轻松,许英说:“研究报告最后的数据截止时间要求是本年年底,因此研究报告定稿后就要在1月底2月初交到出版社。于是数百万字图书的出版只有两个月的编辑时间,期间还包括一个春节长假。周期短,规模大,对科技社的编辑来说压力不小。编辑经常是连轴转,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为了把好质量关,出版社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早期介入,今年将为编撰“学科发展报告”编写指导手册,将撰写体例、规范、内容要求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发给每个参加撰稿的专家,在报告形成的环节上先进行一次规范。
 
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介绍,经过5年的出版实践,这套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报告具有前沿性、权威性和学术性,像这种从学科角度进行如此规模的系统的总结和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他的同类出版物。
 
《科学时报》 (2011-05-26 B2 科学 文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