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在世界很多名人的眼里,国际劳动节赋予了劳动和劳动者们更多的含义。
富兰克林说:“不劳则无获。”这是对“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一种诠释。在如今的社会中,有着不少的人整天“梦想”着一劳永逸甚至不劳而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自己付出了汗水,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佛夫那格说:“劳动的成果是所有果实中最甜美的。”其实,劳动的收获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层面的。每一件事情,从耕耘、播种、施肥乃至收获,最终获得的除了果实,更多的则是整个过程的快乐体验和精神愉悦,这才是“最甜美的”。
高尔基说:“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理智力量的信心。”在劳动中学习和成长,进而把所学的东西灌输到以后的劳动。这样的“蚂蚁上树”式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每个人都能在回报社会的同时,获得给予自己的力量,这便是一种劳动的另一种恩赐。
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这句话让人不禁想起了劳动者的号子。那是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那是人们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那些雄浑高亢的劳动者之歌,是在释放辛酸,是在享受愉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不风魔不成活。劳动需要精耕细作,需要精雕细琢,只有执著地用心、用情,才会开辟出一片天地。
恩格斯说:“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劳动是一个集大成者,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整合了诸多的优势和资源,方可众望所归,厚积薄发。
雨果说:“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天下大势,运筹帷幄,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在物质基础日渐丰翼的当下,思考也是一种力量。沉思是一种酝酿、谋划和前瞻,是对大局观的一种把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劳动。
当然,名人们对于劳动的理解还有很多,比如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列夫托尔斯泰说:“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莎士比亚说:“使人愉快的劳动,能医治心灵的创伤。”宋庆龄说:“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如此众多的名人话语,让我们每个人关于劳动都有了全新的感触和顿悟。
《科学时报》 (2011-05-13 B3 科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