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寻找失落的社会文化 |
——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黄志繁 |
□本报记者 徐立明 胡萍 程嫩生
走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摆满书籍资料的书架,一位身着休闲西服、伏案钻研资料的便是今天采访的对象——黄志繁教授。
黄志繁1972年生于江西赣州,1998年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获得“江西省首届优秀硕士论文”;在中山大学读博时,博士论文作为中山大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推荐论文;2002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11月出站;2005年11月至12月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4月至9月为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到台湾东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访问交流。
一路走来,黄志繁的求学经历丰富且顺利,但是在一路平坦的背后,是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真诚待人之道。
黄志繁于2001年进入南昌大学历史系工作,主要致力于社会生态史和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时还兼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和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广东嘉应学院等校的兼职教授。
身兼多职的黄志繁仍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赣闽粤边界的生态、族群与‘客家’文化”获批于2008年并顺利结题,获得优良的评价,成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选介》。该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客家”视为一个“文化群体”,把“客家文化”放置于赣闽粤三省边界山区这一通常被视为“客家文化大本营”的区域社会历史中进行仔细检讨,从根本上深化对“客家”历史的研究,并且重视生态因素对移民迁徙和“客家”族群关系的作用,以赣闽粤边界山区的历史为经验,在生态与族群理论、生态与移民活动两对概念之间,建立起它们的逻辑和历史内涵。
在顺利完成国家课题后,黄志繁继续探索不止,已成功获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他自述:“经常奔波于乡间做调查、搞研究,只为找寻那些失落的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贡献出我的绵薄之力。”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黄教授对科研总是有用不完的时间和精力。“生活学术化”是黄志繁教授的信念。在别人眼中枯燥单调的科研,在他却是精神的愉悦和享受。“我不认为做学术很枯燥,生活学术化,是我生活中的主题。围着学术转也是一种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
提起黄志繁教授,学生对他的爱戴油然而生:“黄教授平易近人,常常跟学生打成一片”,“他常常让我们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相当热烈”。黄志繁也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有批判和怀疑的精神。”正是凭借这种勇于创新和发现的精神,黄志繁带领他的学生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每天大部分时间花在科研项目上,对家人的关心照顾少了,这是我内疚的地方。很感谢妻子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理解。”聊起家庭,黄教授脸上有一丝愧疚,但眼里更多的是幸福和宽慰。
黄志繁,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江西赣州人。1998年南昌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2001年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2002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11月出站;2005年11月至12月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4月至9月为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到台湾东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外高校访问交流。2005年被授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9年获得“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称号,同时还担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江西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等学术兼职;2005年、2007年、2009年分别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2001年起,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1篇、核心刊物7篇,海外刊物5篇,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在研项目3项。
《科学时报》 (2011-05-11 A2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