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纲
今年,我从清华毕业已经50年了,但回忆起在母校的日子,一些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1954年我考上了清华,夏末秋初,我们去清华报到。在前门火车站下车时天已傍晚,映入我眼帘的是正阳门。带队老师领着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那里有清华的校车。
校车是一辆卡车,后车厢侧板上有“清华大学”四个字。上车后大家都站着,同车的还有从城里返校的几位老师,他们听说我们是四川来的新生,就学着用四川话跟我们对话,颇觉亲切。——这是我第一次坐清华的校车。
校车到达清华,天色已晚,先安排了临时住处,依稀记得是二院,然后有迎新的老生带领我们去食堂吃饭。
饭和我家乡四川的米饭不一样,似乎有一点红色,却并不难吃,后来才知道,这是秫米饭。——这是我在清华吃的第一顿饭。
到清华大学,自然要先到“水木清华”,这是我在家乡时就听说的。
从我们的住处南行不远就找到了,只见一汪湖水,湖岸边有不少树木,湖南岸有一片不大的平台,平台的南端是一座建筑物,正上方高悬“水木清华”的匾额,两旁红柱上的名联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云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水木清华”。
有一次,不记得是看电影还是别的活动,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我们每人扛着一张凳子,整队前往西大饭厅(当时叫新大饭厅)。进去之后,班主任老师特地指给我们看西大饭厅的特点:木结构、没有柱子,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西大饭厅。
我们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数学,在第一教室楼一楼的阶梯教室上的,老师是王建华。上课铃声响了,王老师走上讲台,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也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直接就开始讲课。王老师上课不带讲稿,只是有时看一看手里的卡片。他讲课条理清晰,板书也非常整齐。——这是我在清华的第一堂课。
第一堂“中国革命史”课是在大礼堂西侧的阶梯教室上的,由刘弄潮教授讲课。阶梯教室离闻亭最近,在这里能看见掌管上下课铃声的工友,他每次先用木槌敲击悬挂于闻亭内的大钟数下,然后合上安装在亭柱上的电闸,于是全校各教室都响起铃声。——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见闻亭钟声。
入学后不久就是国庆五周年。我们一大早从清华园站乘火车到西直门下车,步行到东长安街,再按规定的队形编队,随着游行队伍向西行进。
当我们走到天安门前的时候,远远看见城楼上毛主席和几位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同学们都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一边行进一边高呼口号,走过了天安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庆游行,第一次亲眼看到毛主席。
10月1日入夜,开始了狂欢晚会。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人们载歌载舞,一片欢乐的海洋。与此同时,有若干只探照灯的光束射向天安门上空,这是防备万一有敌机来袭。
我不会跳舞,就沿着西长安街走到了宣武门内大街,这一路上人也不少。在那里,看到有随着焰火射到空中的一个个直径不足20厘米的小降落伞徐徐飘落,人们争相抓抢,我忙活半天但一无所获。——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庆狂欢。
清华的社团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我报名参加了民乐队,王震寰是民乐队的指导老师。在王老师手把手的悉心教导下,我的二胡水平有了提高。
在民乐队,最先排练的曲目是《花好月圆》,当时乐队指挥是尤德予。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全队的配合已较为熟练,不久就参加了一次演出活动。
1956年春天,在清河毛纺厂礼堂的舞台上,我们一曲《花好月圆》刚奏完,台下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我们不得不又演奏一遍。——这是我第一次登台演出。
1957年大三暑假,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我们有一次“认识实习”,由金工教研组的老师带队来到沈阳重型机器厂。我们这些二十来岁的学生,第一次走进工厂,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见到工厂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的确很受感染。在车间里,我们分成几人一组,遇到不明白的,就问工人师傅。工人师傅对我们也很友好,乐意解答我们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和产业工人交朋友。
1958年春,我们参加了修建十三陵水库的义务劳动。我们在工地上挑土。头一天,只能挑半筐土,经过两三天的锻炼,竟然可以挑满筐甚至还了冒尖,我们把它叫做“窝窝头”。
那时在学校每星期都有义务劳动,主要是做环境卫生,像到十三陵水库参加建坝劳动这样的重体力劳动,还是第一次。
由于工地离住处比较远,中午饭就送到工地来,有时是馒头就咸菜,有时是包子,有一天,送来的是窝窝头。我家在南方,上大学三年多,从未吃过窝窝头,所以,头一次吃窝窝头确实吃不惯,只勉强吃了一个。这下坏了,因为没吃饱,到下午就没有力气干活了。后来,再送来窝窝头,就努力多吃一些,逐渐也就能吃得惯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窝窝头。
1958年夏,1958届同学举行联欢,压8的文娱委员陆玛玲同学来找我,他们班的李春海与何钿要表演男女声对唱,让我拉二胡为他们伴奏。开会那天,蒋南翔校长也莅临。在同学们的节目都表演完以后,大家请蒋校长也表演一个节目,蒋校长慨然应允,表示可以为大家拉一支二胡曲。当时会场上就我有一把二胡,于是我跑步过去把二胡递给了蒋校长。——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蒋校长的近距离接触。
(作者系清华大学1959届学生)
《科学时报》 (2011-05-11 A2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