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张双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9 6:10:4
新农村建设:从自由发展到科学规划

 
云南省晋宁县夕阳彝族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图片来源:晋宁县夕阳彝族乡数字乡村新农村建设信息网
 
□本报记者 张双虎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转型发展和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多成就,但在农村发展与建设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农村居民点“散、乱、空”和日益严重的空心化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主持的重点项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该研究团队在实地调研与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趋向、新问题开展综合研究。项目执行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2本,获得国家计算机系统软件著作权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向国家提交咨询研究报告10份。
 
日前,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地球科学领域重点项目结题验收中获得优秀。
 
一棵芹菜凸显的问题
 
“前几天我去河南中牟县,那里是中国优质芹菜基地,过去卖7角1斤的芹菜,现在六七分钱都没人要。老百姓叫苦连天,蔬菜是政府鼓励种的,但出现问题却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刘彦随说,“前几天商务部、农业部紧急部署鼓励企业买菜、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这是一些不得已的补救措施,但关键是要构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在我国,政府的号召力是很大的,在引导和规划之前就要考虑到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具有‘双风险’性,要同时面对自然灾害、价格波动、市场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
 
刘彦随说,农村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如何用系统、科学的视角来评价与判断,并上升到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该重点项目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该研究团队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空心化情况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土地荒废、宅基地闲置浪费。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全国建设用地总量的一半以上,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接近17万平方公里,比河南省的国土面积还大。农村建设用地“散、乱、空”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我国,因为宅基地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尚没有退出、流转与转换机制,导致只增不减。特别是黄淮海平原农区的很多村庄,老人已经去世几十年了,房子都破败倒塌,但宅基地权属还在这个人的名下,而需要的人却不能再使用,只好寻找新的宅基地。特别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非农化转移,很多宅基地上的房子多年无人居住,有的破败得就剩几面墙了,只要整治复垦就是很好的耕地。
 
研究人员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山东省村庄用地进行典型调查与测算发现,仅山东省就有500多万亩的荒废、闲置土地潜力。禹城市有10万至12万亩村庄整治土地潜力。如果适时推进科学整治和合理利用,相当于增加耕地13%~15%。对于保障耕地红线、建设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土地配置具有“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
 
“我国有655个城市,但村庄就有300多万个,农村空心村整治、中心村(社区)建设是个绕不开的问题。”刘彦随说,“过去农村几乎每个村都有小学,现在有学校没学生。我们耳熟能详的‘村村通’工程,修公路、通广播、供电、饮水工程到很多村子却没人用。在农村空心化、主体老弱化情形下,农村土地、宅基地及各种公共资源浪费惊人,不解的是不少地方依然在做重复浪费的事情。大量宝贵的政府公共资源被‘撒在点上,耗在途中’。我们的调查研究就是从专业的角度,用地理学区域的、综合的及空间优化的视角,来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问题,探究真正惠及民生的新途径。”
 
发现空心村的生命周期
 
“我们不只是站在村庄看农村,而是从城乡统筹的大格局下看农村发展和人口转移。”刘彦随说,“我们基于不同类型区域农村调查及其空心村用地格局模拟发现,农村空心化发展要经历出现、成长、兴盛、稳定、转型或消退5个发展阶段。这是其发生发展的生命周期,是发展规律,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不同,应采取的整治措施也不同,既不能错失良机也不能操之过急。”
 
刘彦随介绍说,现在不少地方宅基地出现大量荒废,但地方政府只热衷于城市扩展、工业发展、经济技术园区建设,而不去研究关注急需解决的空心村整治问题。等外出农民工从城市打工挣到钱,带回家将土坯房翻新成砖瓦房,将平房盖成楼房,虽然同样会空置,但想整治难度可就大了,成本也高了,结果造成很大资金、资源的浪费。而另一些地方未能充分考虑农村发展的节律性,盲目推进大拆大建,在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只见新楼,不见新村”。
 
不同类型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用地结构不同,建设与发展的路径也不同,应采取的发展模式也不一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我国其他地区将来也会发展到这一阶段,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从全国来考虑,率先着眼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深入探索。在技术路线上主要采取样带、样区、样点的多尺度、多方法集成研究,从东部地区发展来看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等政策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地域模式选择,进而对其长远战略、规划设计、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刘彦随说。
 
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现在从中央、各部委到各省市,对科学发展、科学管理非常重视。也非常注意听取科学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力图使决策更加科学。”刘彦随说。
 
该研究团队以典型村域为单元、农户为细胞,在这一基本研究平台上,他们建立的第一个综合数据库是对典型村域的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第二个数据库是农户调查,包括农户家庭人口、收入、产业、就业情况、房屋建筑的时代和结构、消费支出、区位条件等内容。
 
“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我们能看清一个村土地利用的结构,包括宅基地的利用、村内坑塘、谷场、边角地、废弃地的详细状况。” 刘彦随说,“2008年我们开发了村庄宅基地管理数据系统,将宅基地废弃率、闲置率、低效利用率纳入数据库,数据库建立起来后即可进行评价、模拟和分析。比如,按照废弃时间、程度,进行空间模拟,分析村庄空心化的程度、发展阶段、发展状况等。”
 
在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调查中,研究人员分析农村的统计数据不全或有的根本没有,很多地方的统计年报数据没有电子化,也不会公开发表,因而开展农村基层统计调查困难重重。
 
4年中,该研究团队深入500多个县,在山东、河南、河北做了4.6万多个样点,进行高清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结合的实证研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一手数据。他们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个分析模型,来刻画特定区域的农村发展差异度、农村发展动态度和协调度。
 
“有的地方发展很快,但不够协调。比如经济发展快,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不转变发展方式、采取有效措施,这早晚会积累成大问题。”刘彦随说,“2010年我们开发了一个‘城乡土地统筹规划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希望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来规范和引导城乡一体化与农村科学发展。基于基础数据库、图形库、模型库、专家知识库体系,来研究城乡转型与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就能判断一个区域处于哪种发展状态、哪个发展阶段,将来会出现哪方面的问题。”
 
“将农村的现实问题上升到科学问题,再到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我们是希望用地理专业的视角来思考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然后从战略层面看其是否代表科学发展方向,再进行诊断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作为重点项目负责人,我非常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2006年审时度势、率先启动该领域的研究,为我们团队搭建一个学科发展、学术成长和人才培养的好平台。科学基金在我国知识创新、自主创新领域的地位和贡献日益凸显。假如没有该重点项目,今天取得的一些进展根本无从谈起,更不可能有成果和建议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和人多地少、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的基本国情矛盾,决定了走可持续城镇化道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保障惠及民生的特殊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本上是自由发展、自发建设,但发展到今天,到了需科学规划、依法依规建设的时候了。”刘彦随说。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主要成果
 
1. 建立了农村发展评价数据库、指标体系与模型,揭示了农村发展的时空差异规律。研究表明,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农村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把农村地域类型分为环渤海、江浙沪、闽粤琼等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
 
2. 从地理学区域差异视角,模拟分析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类型区域农村发展过程及其演进态势。研究表明,农业主导型乡村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工业主导型乡村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交界处、长三角、鲁中南及鲁、粤、闽沿海一带,商旅服务型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均衡发展型乡村的发展层次存在较大差异。乡村发展明显受到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辐射影响,城乡转型发展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水土资源承载压力。
 
3. 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综合视角,分别诊断了不同类型区域和村域尺度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类型、成长背景、演变过程、运行机理、内在特征与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两大类,村域农村发展模式可划分为传统农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型、城郊多功能农业带动型、村企联动发展型三大类。模式的成长取决于区域差异性、功能主导性和问题制约性的“三性”耦合机制,而推进农村要素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是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4. 开展了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发展模式提炼与规划实践。界定了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定位、重点领域与建设理念,构建了城郊山地丘陵区生态经济型、集体经济主导型、个体经济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四类带动性较强、易于推广、技术相对成熟的新农村建设主导发展模式,开展了天津东丽区、山东禹城市、海南三亚市城乡一体化村镇融合型新农村建设典型区规划与示范,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论分析与不同类型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实践的有机结合。
 
5. 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散、乱、空”问题,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开展了沿海地区农村空心化过程及其空心村整治的系列研究。模拟分析了快速城镇化与农村空心化的交互过程及其效应,揭示了农村空心化演进的“生命周期”律与代际演替空间型式,模拟了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及其动力机制,提出了空心村“三整合”调控理论、村镇空间重构等级体系,以及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村内集约型等村庄整治与中心村(社区)建设模式。
 
6. 探讨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着眼于资源、环境、产业、科教和政策视角,界定了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战略方向、重点领域、新农村建设主体与科学发展途径。按照城市近郊区、城市远郊区及道路沿线地区、传统平原农区、山地丘陵区等不同差异类型,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差别化方略。
 
几年来,该研究团队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其中SCI/SSCI论文25篇,EI论文4篇,CSCD/CSSCI论文88篇;出版专著2本、会议论文集3本;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1项;国家计算机系统软件著作权2项;培养博士10名、硕士4名、博士后5名;提交并得到国家领导人及省(部)长批示的重要咨询报告10份,为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学时报》 (2011-05-09 A4 科学基金)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