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李寅初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5 6:25:25
一个作家的马拉松之旅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村上春树著,施小炜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定价:25.00元
 
□李寅初
 
好多年前,在我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我读到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主人公渡边与绿子、直子的感情故事,平缓舒雅又略带感伤,是如此深地打动了我,在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迷惘与感伤的年纪。记得我还在语文课本的边角,大段大段地抄录过书中的语句,甚至在后来的高考作文中还对村上的文风进行了拙劣的模仿。虽然我很喜欢村上的作品,但我却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个长跑爱好者,二十多年来几乎每天都要跑最少一万米,一年最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热爱跑步的人很多,但能够亲身去尝试马拉松的人一定很少,四十二公里可不是一个说着玩的数字。村上不仅做到了这些,他还从跑步中得到了许多感悟。从他三十多岁决定开始做职业作家起,他开始长跑,近三十年里,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他用双腿丈量了大地。在书中,村上谈了很多他的写作经验,记录了他这么多年坚持长跑的点点滴滴,基本上是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不施虚饰地记录成文。对村上来说,“诚实地书写跑步,也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诚实地书写我这个人”,将其当做以跑步为基轴的“回忆录”读亦无妨。
 
英国小说家毛姆有一句名言:“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意为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信念的东西。村上非常赞同这一句话。对于他来说,写作与长跑一样,最重要的是勤勉,而且持之以恒。在书中,村上坦诚自己脑子并不是一个多么好使唤的人,但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决定,必得全力以赴。在三十三岁的人生分水岭上,他开始了长跑者的生涯,亦正式站在了小说家的出发点上,数十年的坚持,成就有目共睹——我想,村上的经历最起码启示了我们一点,只要去做,梦想永远都不会为时过晚。
 
我喜爱村上这本书,有一个也许是更本质的原因,那就是,我亦是一个长跑爱好者。在书中村上曾说,在他迄今为止的人生中的诸多习惯里,跑步恐怕是最为有益的一个,由于二十多年不间断地跑步,他的躯体和精神都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我是从一年多前开始热爱上长跑的,迄今为止已经参加过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并且打算今年要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长跑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对于马拉松尤其如此,于非职业选手来说,与人一较高低的胜负之心在这项运动中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你跑完全程,能感到自豪,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一丁点儿,完成了对自我的挑战,就足矣。一如村上所言,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翻开《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之时,我正在前往苏州的旅途上,准备开始我人生的第二个半程马拉松。一边阅读村上关于写作、跑步的点点滴滴,一边想着那些关于才华、坚持的故事,忽然就觉得车窗外的云卷云舒与我内心的平安喜乐前所未有地融化到了一起。那一刻,我无比坚定地确信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会完成对自己的挑战。事实上,最终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科学时报》 (2011-05-05 B4 精神 生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