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马晓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4 6:53:16
上菲红高排放标准发动机2011年将进入主流市场
——专访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汉琳

 
在上半年的主流展览上,屡屡看到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简称上菲红)参展,而他们的副总经理杨汉琳每场必到,记者在采访中他感受到这位专家型的老总不仅对技术了如指掌,而且对市场把握的很准。此次上海国际车展杨汉琳现场细说了他们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目前,上菲红的产销量已进入快速爬坡阶段,未来两至三年产品将在中国市场成为主流。
 
节能环保的产品
 
“十二五”期间,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低碳、环保、节能、创新的号召,在中国市场贡献具有先进技术,符合欧Ⅲ、欧Ⅳ及欧Ⅴ排放的节能环保重、中、轻全系列发动机。“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多种排放标准产品并存的局面会继续存在,但排放标准升级是长期的必然趋势;随着排放标准要求的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及重要保障,上菲红凭借其先进技术所生产的高性能绿色环保的产品定将进入主流市场。”杨汉琳如是说。
 
此次上菲红在上海车展参展出的除了Cursor9、NEF6、F1C三款发动机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首次亮相的Cursor13发动机。Cursor13 发动机和Cursor9出自一个平台。Cursor13泵喷嘴发动机诞生于2001年,在欧洲已是成熟产品。此次展出的发动机首次应用了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排放,使排放标准可顺利升级至欧6,是一款着眼于未来的发动机。Cursor13的加入,体现了其技术能力储备,有效扩展了上菲红的产品线,使产品应用更宽广。  Cursor13便于操作、反应灵敏,通过特有的齿轮传动技术降低能耗,实现了市场对档位反应和操控性的要求。
 
缸体沿用了菲亚特动力科技工业C系列久经验证的强化结构,采用带有四气门及顶置凸轮轴的六缸设计,保障了发动机的整体强度。另外,C13更是运用了带后置齿轮链的全新棱纹铸造的缸体,进一步降低了现已非常低的发动机噪音、震动及刺耳声(NVH),使得驾乘舒适性获得了进一步提升。Cursor13的另一关键技术是运用了最新一代的共轨系统来达到燃料的经济燃烧,其高压喷射保障了燃油经济性及行驶的平稳性。
 
另外,Cursor13尖端的共轨技术优化了车辆的有效载荷;同时紧凑的布局降低了发动机自重和空间占用,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了用户的营运力。除此之外,Cursor13在欧洲的实际运行中,换油间隔长达150,000公里,且便于保养,有效地保障了降低了保养成本、保证了营运时间,提升了客户的营运价值。
 
公司筹建到现在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比我们预期要快的多,上菲红经过较短时间的本土化进程后,已得到了行业专家、用户及媒体的肯定。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是以柴油为主。C9的产品和F1C都已经进入了量产的阶段。作为合资企业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品牌。未来还我们会考虑研发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的创新产品。
 
因为国内油品等与汽车排放标准相关的产品发展相对滞后,上菲红发动机要与整车匹配好,让用户放心使用,发动机就必须要作适应性改进。为了克服原机型对国内油品的“水土不服”,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上菲红系列发动机进入国内后进行了大量的改进。目前,上菲红的产品本土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大大降低了备件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
 
经过近一两年成功市场运行,2011年上菲红产品将已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杨汉琳透露,目前,发展速度比计划要快的多。
 
出口增值带来信心
 
目前,上菲红的产品实现了国内国外各占一半。此次展会的这三个系列产品与上汽下属的企业,基本上已经有配套。例如, SIH上汽依维柯红岩。其中也包括有客车和改装专用车。另外,与其他的主机厂也有配套。
 
杨汉琳说:“快速发展的北美市场给我们带来信心。菲亚特有全球性的成熟服务网络,因此,形成了北美市场快速发展的势头,今年网点建设会超过6倍的增长。网络也是我们同国内同行相比的优势,我们的售后服务主要是提供备件支持,目前我们所有备件均国产化了。我们备件的价格是把国内目前主流发动机的价格作为参考,随着量的增加,价格会降低。今年服务以高速公路为主,到今年年底之前,逐步覆盖全国的网点,我们未来两年覆盖全国的网点逐步在加密,真正实现在本土实现服务。”
 
今年国内一季度整个行业受到日本核危机等的影响,很多汽车厂都有波动,但是,我们基本不受影响,出现了单边上扬的好势头。杨汉琳说。
 
目前,全球主要的品牌已经进入到中国,市场格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菲亚特在全球是两个工厂,在一个在法国的,一个在中国的。实际上,我们的C9品牌是与法国工厂同步的,没有什么差距的。应该说,我们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技术是领先的。
 
作为技术出身的企业管理者,杨汉琳认为,倡导绿色环保的产业制造,仅仅靠实现产品技术本身的节能环保远远不够,应该将这一理念延伸落实到产品的开发、制造及应用环节。他说,上菲红正在积极推进“世界级先进制造”生产理念,不仅要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还要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杨汉琳还表示,在发动机与整车的匹配、供应链环节,同样有着提升节能减排的很大空间。发动机企业应该积极探索,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思考节能减排。(马晓岚)
 
背景链接:
 
上菲红是上汽与菲亚特集团合资企业,上汽与菲亚特成立了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占60%的股份,FPT菲亚特动力科技工业占了30%,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占了10%。今后,产品将会向更大和更小的排放延伸,一期占地整面积超过了20万平方米。
 
杨汉琳:博士,曾求学就读于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毕业,上海交通大学;曾就任职上柴发动机、日野发动机副总经理。
 
《科学时报》 (2011-05-04 B1 中国汽车周刊 )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