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江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5-4 6:53:16
国际商用车巨头纷至沓来,面对商用车产品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中国商用车如何突围?
中国重卡售后市场如何赢利?

 
4月21日至28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的观众远远超过了以往,尤其是观看世界巨头的站台前热闹非凡。卡车市场连续火爆两年之后的今年,可以看出产品利润不断摊薄,外国卡车巨头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也想分一杯羹。两年前的车展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参展,此次车展上,国际大牌厂商纷至沓来,让这个唱配角的商用车展也热闹起来。
 
目前,国内商用车企业的生产能力已远远大于市场容量。2011年,国内商用车市场销售同比下滑,重卡产品日趋同质化,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也导致产品利润越来越少,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单单依靠传统的质量、价格或某个点上的竞争已很难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综合的、全方位的能力竞争。中国商用车最大的短板依然是技术,技术全面大提速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当前,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普遍存在服务跟不上的弱势,因此中国商用车企业的务实的选择就是在服务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重卡行业售后服务真正赢得很少,“也就是大家都在赔钱做售后服务,这是不正常的,借鉴乘用车的发展经验,售后服务利润要占到企业收入的近50%甚至更高,就算他们的产品不再赢利,借助售后服务的收入,一个乘用车企业也能有着不错的利润。这说明商用车的售后服务还是有发展空间”。一位专家如是说。因此,中国重卡售后服务市场如何赢利,正是中国商用车企业实践的新课题。
 
另外,2010年国内重卡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50万辆,这其中就包括从2009年到现在售出的近200万辆新车,进入2011年,这批车就要陆陆续续地到了3年的大修保养期。
 
2011年元旦前后,在国内各重卡企业的商务年会上,服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调,例如,陕汽打造“服务型制造企业”、欧曼推出“5T终身服务模式”等等。
 
可见,对于中国重卡企业而言,他们已经逐步认识到,福田欧曼卡车事业部长吴越俊介绍,尽管现在大家争夺的焦点依然在产品的销量上,但随着重卡市场增速的逐渐回落和国内重卡保养量的逐渐增多,售后服务市场却有着更为广阔的利益空间,如果说现在是产品主导时代的话,而在将来,就将是服务主导的时代。“目前北奔有超过12万台的市场保养量,每年有着30亿以上的服务备件市场。”北奔总经理助理汪宝营说,如果照此比率计算的话,仅这近200万辆的新车,每年的服务备件市场就有500亿以上的获利空间。(江峰)
 
《科学时报》 (2011-05-04 B1 中国汽车周刊 )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