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覃 春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4-1 6:34:30
佛罗里达观鸟游记(三)

 
■覃 春
 
在服务区免费拿上沼泽地保护区公园的地图和简介我们又继续上路。开了几分钟的路程就到了保护区公园的大门口。门票一律每辆车10美元,不管车内坐了几个人。在车内把钱递进一个小窗口后,管理人员会回给你一张小收据及一张印刷品。印刷品里面印有在公园内停留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当你迷路或遇到危险时怎样求救等等。收据要妥善保管,如果你第二天还来的话会有用的。
 
过了大门,就真正地进入了沼泽地,但这里的沼泽地和我想象的很不同。也许小时候看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多,书里的描述和插图给我留下的沼泽地的印象是到处水草泥泞无路可走,如果不小心随时都有掉到深渊的可能。但这片沼泽地没有什么泥泞路可走。凡是允许人到达的地方,车道都是修好的。
 
我们把车直接开到水最多的一处克拉莎草沼泽地。就是踏入这处沼泽地,也有人工修好的停车场、休息点及栈道。而且这种栈道一直指引着你走向沼泽地的深处。在栈道的两边是不允许任何人越过的地方,那一望无际的被高高的水草和灌木丛覆盖的水域里不知道匿藏着多少危险的动物。想必那就是处处有危险、有深渊的地方啦。
 
二月份属于沼泽地的干旱季节,所以喜欢水的生物全都聚拢到了水多的这片地方。一踏入这片克拉莎草沼泽地,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堆”双羽冠鸬鹚鸟。我用“堆”来形容它们一点也不过分,虽然图片上只拍到了5只鸟,实际上当时这棵灌木上站有八九只这种大鸟,它们有些还停在这棵灌木的下部。这棵灌木是长在湖中的,在湖的对岸也有几棵这种灌木,上面也停了好几只这种鸟儿。后来在这片沼泽地上我看到这种鸟有很多很多,它们也都很喜欢一堆一堆地聚在一起。它们一点也不怕人,有些就站在栈道的扶栏上或小凉亭顶上缩着脖子休息。当你看它的时候它也看着你,双方互相打量着不同的物种。可惜它没有手,它也不会伸出翅膀和人类握手,当时,我真想伸出手和它握握手说:“你好,我看你来啦,我们是好朋友呢!”
 
这种鸟叫双羽冠鸬鹚,当它们吃饱了休息晒太阳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大群地聚在一起。我曾看见过一棵灌木丛上站满了几十只这种大鸟的,它们密集地站在一起把整棵灌木丛都包拢住了非常吸引人的目光。这种鸟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有一个双羽冠,但这个双羽冠要到繁殖期间才会出现。可惜我们去得早了一点,它们还没有进入繁殖季节,所以图片上的双羽冠鸬鹚的头顶部是平滑的,还没有那最显著特征的双羽冠。这个特征是这种鸬鹚和另一种普通鸬鹚的主要区别之一。
 
双羽冠鸬鹚全身黑色,翅飞羽和脚灰黑,只有嘴的根部到咽部是深黄色的;长长的嘴尖像带钩一样,我想它们在捕食的时候一定非常锋利;鸟的体长有83厘米,是一种很大的鸟。它的叫声粗嘎、深沉并伴有咕噜声。看到灌木丛上停的双羽冠鸬鹚有些胸腹部并不是全黑的,怎么回事?哦,原来这是双羽冠鸬鹚的幼鸟。幼鸟的喉部到胸部是淡白色的,腹部是深棕色的。这种鸟在美国的东北部也有广泛分布,我在渥太华湿地和我居住的地区都看见过这种鸟,但没有像这里这么多、这么容易地张开眼睛就能看到。
 
双羽冠鸬鹚喜欢在比较浅的水里游泳,它在水中游泳时你可以看见它的头部和颈部。它用腿部蹬水来前进,同时它还喜欢潜水。其潜水的深度可达1.5~7.5米,在水下能待到30~70秒。潜完水后,它喜欢用很长的时间停在木桩上或大树枝上伸展翅膀晒太阳,这是因为双羽冠鸬鹚的羽毛并不多油所以防水性能比较差(怪不得在这里的树上建筑物上能看到这么多这种的鸟,原来它们是在晾干自己的羽毛呢)。它平时喜欢在高出水面一点的空间飞翔,飞行时还常把嘴轻轻翘起。鸬鹚一般在海里或淡水湖河里找食。它们主要吃鱼,但有时也会吃两栖类的动物及甲壳类的动物。鸬鹚吃鱼也有讲究。一般小鱼在潜进水时逮住就吃掉了,但吃大鱼时却把逮到的大鱼先拖至水面然后才慢慢地品慢慢地吃,并且还会把难消化的食物像骨头之类等东西呕吐出来。
 
除了以上这些特点,双羽冠鸬鹚还有一些很难理解或者说是很酷的习性:如它们用树枝和其他材料做成的鸟巢又大又笨。通常这些“其他材料”有:旧绳子、漏气的球、旧渔网、塑料的碎片等充填到鸟巢里,甚至死去的鸟也被它们当做“材料”用到建巢中;有时在鸬鹚的巢中可以发现一些比较大的卵石,它们把这些卵石也当成自己下的蛋来孵化;它们经常把鸟巢暴露在直射的阳光下,但成鸟却用自己的身体给幼鸟遮荫。当成鸟带着幼鸟去喝水时,也是成鸟先用嘴含住水然后再用嘴把水注到幼鸟的嘴里;在繁殖季节迁徙的时候,它们总愿意把鸟巢建在地面上。当幼鸟离开鸟巢和其他的幼鸟组成一群活动时,每当要吃食的时候,这些幼鸟就会回到自己的鸟巢觅食;如果鸬鹚发现幼鸟的排泄物在鸟巢的下面堆积得太多,甚至把架着鸟巢的树枝都腌死的话,它们就会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地方建巢,或者把旧鸟巢简单地移到地面上。
 
到了双羽冠鸬鹚的繁殖季节,在海边、小岛及靠近岛屿的湖泊和河流岸边的树上、灌木丛中或地面上、悬崖峭壁你都可以找到双羽冠鸬鹚的鸟巢。这种鸟不喜欢独居,所以在水栖的鸟巢群里,你也可以发现双羽冠鸬鹚的鸟巢。
 
在中国栖息的鸬鹚有5个品种,除了也有普通鸬鹚外,还有绿背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普通鸬鹚在中国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几乎覆盖全国;其他另外4种鸬鹚在中国的分布范围都比较少,属于零星分布。但值得一提的是,绿背鸬鹚、海鸬鹚和红脸鸬鹚在台湾都有分布。
 
欣赏完这群双羽冠鸬鹚,你可以沿着一条小溪继续往里走,这时你就像看一部DVD的动物世界或者像参观动物园的动物一样精彩。是啊,这里就是天然的动物园!而且你还身临其境和动物们相容在一起,这种乐趣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得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到访的人们,无论老人、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是那么兴奋那么雀跃地观赏,可见人类是很愿意和动物相处在一起的。特别是当看到动物精彩有趣的瞬间时,老人和成年人都会像孩子们一样惊呼大叫起来,全部忘掉了大人们的矜持稳重。真是享受大自然就会让你永远保持童真!
 
《科学时报》 (2011-04-01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