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玛奇朵”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定价:21.00元/册
德国人素来以严谨著称,但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科学玛奇朵”丛书中,德国人却用漫画的形式来演绎严肃的数学、物理、化学。当严谨的德国人遇上卡通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看德国漫画,能搞定高中数理化吗?
□本报记者 李芸
玛奇朵是一种理念
玛奇朵,由牛奶泡沫和浓烈的咖啡调制而成,是享受生活的中欧人喜爱的一种饮料。“科学玛奇朵”,顾名思义,是希望给严肃的科学主题掺入“蓬松轻柔的牛奶泡沫”——加入大量的卡通漫画和图文并茂的描述,从而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科学享受。
由德国培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科学玛奇朵”丛书是一套写给中学生的卡通科学教辅书,包括《数学玛奇朵》、《物理玛奇朵》和《化学玛奇朵》三本。把卡通、漫画融入教辅书,这并不是德国人的首创,在动漫氛围很浓的日本,漫画甚至走进了教材。与日本加入一些超“萌”或者卡哇伊的元素不一样,德国人的漫画更注重效率与实用。
《化学玛奇朵》将实验室里3样器材试管、烧瓶和蒸馏烧瓶变成漫画里的主角:试管是一位杰出的观察家;烧瓶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老爱提出一些有趣的、表面看似无意义但却有助于理解的问题;蒸馏烧瓶则擅长把最重要的内容从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找出来,并且从所有可能的解释中提取出核心见解,他每次总能说到点子上。正是通过3位主角之口,化学那点事儿被讲得清楚又好玩,面目可憎的公式、数字,枯燥无趣的定理、方程式都平易近人起来。书中的公式基本是插画作者克劳斯·米勒画的或者是手写体,让看惯了印刷体的读者耳目一新,平添一丝亲近感。
“科学玛奇朵”这套书的作者都是有过数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数学玛奇朵》是两位具有多年中学和大学教学经验的数学家瓦格纳和海因茨经过多次讨论后诞生的;《物理玛奇朵》的作者卡米拉·赫贝尔则在高中任教十多年,十分了解学习中让广大学生犯难的绊脚石,她的愿望就是为中学生展现研究物理的快乐。因此作者能针对各门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充分展示学科之美妙。
“玛奇朵是一种理念”,培生教育出版社对“科学玛奇朵”丛书如此定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学生读物编辑部李凌说:“用风趣而幽默的语言及漫画形式表现严肃的科学主题,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这是严谨的德国人完成的一种创新。”
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很多在中学时代害怕理科学习的人都会抱怨,无理数、三角函数、原子、化学方程式对于现在的生活毫无用处,“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拼死拼活地学那些?”这种抱怨或许失之偏颇,但理科知识脱离实际导致人们有疏离感却是不争的事实。《数学玛奇朵》的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在数学课上,学生的时间常常被浪费掉!运用‘无杂质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的国家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成绩惊人地差!这一点毫不奇怪,传统的数学课一直有这样一个雄心,让所有的学生都为数学专业学习作准备,尽管其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会应用到数学。”
因此在《数学玛奇朵》中,例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时,作者就没有采用那些专门用来为解题而人为设计的高次方程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介绍在大多数数学教学方案中没有的几种方法,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罗密欧希望在和朱丽叶依依惜别后还能互诉衷肠,于是送给朱丽叶一部手机,登记开通时遇到难题了。有两种付费方案,一种常规方案,月租9塔勒(15世纪到19世纪在德国流通的一种银币),每分钟通话费0.02塔勒。还有一种为通话较少的人设计的优惠方案,零月租,但每分钟通话费0.06塔勒。对这对小情侣来说,采用常规方案打满多少分钟才能划算呢?作者用这样一个现实而又有趣的问题揭开了“函数、坐标和图形”这一章。
在“科学玛奇朵”中,很多章节会以一个日常生活场景开始,很多章节中也会贯穿着生活中那些有趣的或让人费解的问题。并在每一章里读者都能“顺便”读到包含有最核心概念的那些总结——知识点。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大多数人需要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能力。而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更丰富的后台资源
作为一套中学生使用的数理化教辅书,李凌认为:“‘科学玛奇朵’这套书语言通俗易懂,系统性强,全面梳理了中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数理化知识。”“科学玛奇朵”虽不能代替教科书,但读者可以把这套书当做消遣,当做数理化或相应课程的补充材料来读。同时这三本书还足够的轻松与通俗,称得上是一杯科学的“开胃酒”。
与国内的教辅书不一样,“科学玛奇朵”没有大量的习题,乐于“实战”的读者可能会有些不快。其实在培生教育出版社的网站上,针对这套书有更多的习题,同时还附有详解。更为人性化的设置是,在网站上这套书有两个“入口”——学生和老师:学生通过网络上的例题能够了解自己深入研究某一学科的可能性并检查自己是否能把专业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而老师则可从网站上下载图片等资源用于教学。
《科学时报》 (2011-3-31 B2 科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