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钟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31 6:55:44
科学很冷,也很浪漫

 
《冷浪漫》, 科学松鼠会著,中国书店2011年3月出版,定价:28.00元
 
□本报记者 钟华
 
6位“80后”大学新生住在一间宿舍,出于对各种利益的竞争和女孩间特有的敏感,她们正共同经历一场人际交往中的低潮。
 
有一天一个女孩在宿舍阳台的玻璃窗上贴上一个∑的符号,大家很奇怪,问她为什么贴这个符号,那女孩说:“∑的意思就是,求和。”
 
谁说理工科的美眉们不解风情呢?在那些冰冷坚硬的符号公式还有眼镜背后,理工美眉们不经意流露出睿智的幽默和浪漫,无可替代。
 
科学+幽默+感性=冷浪漫
 
这个故事来自科学松鼠会最新的科普作品集《冷浪漫》中的一篇文章,也是这本书书名的来由。麦克卢汉有一个经典的分类:热媒介和冷媒介。∑这个科学符号无疑属于后者,但同时,它有一种“求”的姿态,这种姿态又让它变得浪漫起来。
 
“这种理性的、冷的浪漫,正是《冷浪漫》想给大家呈现出的科学的模样。”《冷浪漫》的特邀编辑、新经典文化公司的秦薇说。
 
X射线分析发现兵马俑上的蓝色颜料并非埃及蓝的“后代”;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决定了一个女人会不会爱上一个男人;非主流的自平衡地球控制理论点出了和谐二字的精髓;计算机和进化论比化妆品更能决定一张脸美不美;宅男遇见媳妇的几率大小取决于是否身处德西特时空;有人会因为拥有灵敏的味觉而不喜欢喝酒;宇宙中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恒星核反应为新生命到来提供了可能;放弃种种玄学信仰之后用逻辑来研究艺术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尝试……
 
从颜色的味道到基因与爱情的关系,从护肤品、保健品中隐藏的秘密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冷浪漫》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剥去了严肃外壳之后的异彩纷呈的浪漫科学世界。
 
《冷浪漫》的特约策划小庄,被大家称为“最有文艺气质的科学女青年”。我们且看看这位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专业硕士如何用脑神经科学来阐释爱吧:大家都想当然地以为爱的对立面是恨,但是人类中的脑神经研究者们研究发现,这两种相对的情感在脑区中发生的位置大部分是重叠的,它们同样强烈而坚强地在壳核和脑岛中闪耀。因此,这个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恨不是爱的对立面,遗忘才是。
 
在文章的结尾她写到:“爱是那个人在脑中的刻痕,不爱的实质是这些刻痕用某种方式淡去,不再能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打扰我们。分手时刻不忘问‘你会忘了我吗’是可敬可叹的悲情者——尽管已知晓真相,却仍然想和天性对抗、和时间叫板。如果的如果,还能记得,也还能被记得,那将是上天最好的恩赐,这份幸运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可多得。”
 
科学和艺术,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来表现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冷的或热的,理性的或感性的,逻辑的或形象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哪怕是脑神经科学家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大脑的每一个区域与各种情感的关系,但这也丝毫不能阻止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每一段未知结果的爱情中,而这,正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独特之处。
 
我们提供的是有诚意的作品
 
在《冷浪漫》出版之前,小庄已经策划了科学松鼠会的《吃的真相》、《一百种尾巴和一千种叶子》两部图书。但《冷浪漫》的内容,却是从她2009年下半年加盟科学松鼠会之初就开始策划的。
 
那时候,科学传播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有些作者开始被媒体争相约稿,他们中的一些人陷入了稿债累累的状态。“但是媒体稿有他们既定的体例和他们的方式,有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作者的科学很冷,也很浪漫创作。我们很多作者的个人风格还没形成,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所以我想组织这么一个写作计划帮他们展示自我,给他们提供更为自由的写作状态。”小庄说。
 
她设计出一个写作计划,每期由她或者其他编辑提出一个关键词,然后让各个学科的人来诠释这个词,每个专题的编辑会与作者沟通,每个人写什么,从哪个角度写,如何与其他的作品相互呼应。《冷浪漫》中的8个主题就是当时的8个关键词,分别是色、爱、和、美、宅、酒说、新生、艺术。各位松鼠们从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用专业化的知识、通俗化的语言对各个主题展开了别开生面地诠释。
 
小庄更愿意把这个写作计划称为“在科学松鼠会这个平台下,大家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她说:“最主要还是一个大家激发的过程,其实很多精彩的部分都是在头脑风暴下形成的,不是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集体的智慧,在每个环节有各种力量的支持。”
 
这种方式正是科学松鼠会一直以来的做事方式,正如这些天来,他们在网站上、微博上一直在做关于日本核泄漏的专题。日本地震以后,他们把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积累的地震知识重新翻出来。而3月11日晚上,当他们得知核电站反应堆有状况后,意识到会有变化,他们就纷纷关注BBC等国外反应比较快的信息源,当晚翻译各种新闻,制作成专题。
 
小庄笑着说,常常有人问她科学松鼠会怎么能找到那么多天才来为他们服务?她就说,天才是自己找过来的呀!“其实最主要是我们有这么一个平台,就像是物以类聚,大家更愿意找到一些有共同话题的人,也都愿意很有诚意地做一些事情,呈现给大家一些有诚意的作品。”
 
《冷浪漫》背后的浪漫故事
 
把科学问题以平易近人和诙谐幽默的方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推广《冷浪漫》的这一宗旨,图书发行方新经典文化公司以网络平台为介质开展“冷浪漫,送美钻”有奖微博征文活动,让所有的读者一起体味冷浪漫的意味,给工科生们一个展现自己独特魅力的平台。
 
从2月14日至3月14日历时一个月的《冷浪漫》微博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到活动截止时,收到了近500条作品,最终按照活动的规则以科学性、幽默性、浪漫性为准则评选出十篇入围的作品,并于3月15日由四位特邀评委在松鼠会的新浪微博上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打分,评出了终极大奖钻戒的获得者如风如沙。
 
如风如沙的获奖作品是:“我不断地从更高的能级跃下,希望激发的光子能有足够的频率让你我来电,无奈你微弱的回应总被现实外加的电场阻隔,我还在执著而孤独地继续着,直到我电离的那天……电场将我推向你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爱情需要的,只是一次奋不顾身地主动。”
 
作为一个在读的物理系男生,如风如沙说,他正是借着这次参加活动时完成作品的勇气迈出了关键一步,“终于追到了心仪的女生,对这份为她而写的情书的好评无疑是最好的情人节礼物,希望各位面对爱情,一定要勇敢。”而后他又说道:“爱情还将继续。”
 
是的,爱情在继续,冷浪漫也将开始蔓延,套用一句话说:“宅宅们也有春天。”而喜爱科学的奇客(Geek)们,更有一套自己的表达方式,《冷浪漫》就是一本让大家读懂他们,并引导工科生、宅男们以更加平易近人又爆笑的方式接近心中的他(她)的作品。用科学传达出爱情与生活的美好,这也正是科学松鼠会的松鼠们执笔时的愿望。
 
《科学时报》 (2011-3-31 B1 读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