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刘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5 6:50:20
让美好的理想长存心间


 
□刘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方明严厉批评当前荧屏低俗广告泛滥,建议有关方面论证一下广播电视一套节目能否取消商业广告,以维护媒体公信力。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日前,记者有幸见到这位中国著名播音艺术专家,一位70岁依然精神矍铄的古稀老人。
 
金嗓子是怎样炼成的
 
“播音员这个职业没早没晚,过去我们早晨4点钟起床,5点半看稿。非正常情况下就不一定了,‘文化大革命’当中,早晨要‘早请示’,读毛主席语录,向毛主席表明自己的工作态度,这要3点半起床。”方明说,播音员的工作时间需要三班倒,作息时间根本无规律,如何适应这种不规律的生活就变成了一道难题。
 
方明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要求把觉睡足、把水喝足。睡觉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以应对第二天的工作;喝水可以优化身体的循环,而且可以促进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每天还应多做锻炼,播音员不能做太过激烈的运动,过激运动容易使嗓子受伤。“所以做操,打太极拳,乒乓球,跳绳都是很好的运动。有时候先打一场乒乓球,把全身活动开再去播音,能让自己处于一种朝气蓬勃的状态。”
 
如果说话筒是播音员的生命,那么声音就是播音员的灵魂。播音员每天起床后要练气练声。从慢呼吸开始,将横膈膜和牵动横膈膜之间的肌肉活动开。再做快速急促呼吸,使肌肉弹性加大。因为播音要用气息推动声带,气息不足或气息的控制和保持能力不强,就没办法长时间播音。然后练嗓子,让声带不断非常规律的开合,平衡牵动声带周围的肌肉。“只有平衡牵动声带,声音才不会出岔,和戏剧演员吊嗓子是有区别的。把各个环节活动开,发出的声音才能更长更持久,更有力度。”这是方明的心得体会。
 
在嗓子的保养方面,方明也有自己的见解。提醒大家平时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的东西。“肉生火,蛋生痰,吃太多油腻的东西嗓子就不亮了。冬天还要格外注意保暖。从1972年我学了这么一套锻炼养护嗓子的方法后,嗓子就没坏过,也从来没有因为感冒请过假。”
 
对病魔的回答
 
1960年方明19岁,虽然那时他已经参加工作,但是一个月31斤半的粮食定量也不够一个大小伙子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干校”当炊事员,每天要等别人都吃完之后自己才能开始吃饭,而这时往往饭菜已经凉了。
 
长时间饮食、生活的不规律,使方明攒下几十年的老胃病。但更主要的心病,却源于“文化大革命”中被调到“干校”与待产的爱人分离。多种原因使方明患上了胃溃疡,只要不吃东西胃就会持续疼痛。“当时医院只开了一些止疼药片,直到1990年得到一个偏方,一个疗程就好了。直到2006年都没再为胃病困扰过。”
 
但好景不长,2006年3月,方明在江西开会期间胃溃疡再次发作,而当年的老偏方已经找不到了。拖了两个月后,家人不放心方明的身体,坚持让他作胃镜检查。活检的结果显示疾病已由胃溃疡发展为胃癌,需要手术医治。6月12日是手术的前一天,麻醉师来做手术前询问,并试图安慰方明缓解紧张情绪。方明却反对大夫说,我给你背首诗吧。之后就背了周涛的诗《对衰老的回答》,引得隔壁查房的医生护士都聚过来听。“当时就是这么个心态。我干播音这么多年,每天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自己怎么能打退堂鼓呢?最大不过是个死嘛。”方明被推出手术室时还在对等候的同事们微笑招手。
 
手术之后方明的胃情况“倍儿棒”,两会之前刚作完检查,各项指标一切正常。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癌症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豁达的心态配合高明的医术才是战胜病魔最好的一剂良药。
 
找到正确的人生位置
 
现在的方明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快步走40分钟。面色红润的方明使很多人见到他都搞不清他有多大岁数,难以想象这是一位刚刚战胜癌症不久的古稀老人。
 
手术之后,方明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很多。饮食习惯由原来的多吃肉变成了以吃蔬菜为主。“多吃菠菜、油菜、绿菜花、紫甘蓝、蘑菇、木耳,使自己身体里的酸碱平衡,而且可以改善排泄功能。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晚上11点之前入睡,躺下用不了10分钟就能睡着。”
 
方明并没有特殊的养生之道,他的生活习惯总是在围绕着别的东西转,以前是工作,现在是身体。他从来没有因为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转移自己的视线。“很多人玩命地想当官,或者整天琢磨着钱,没意思。别人饿不死我也饿不死,就行了。”
 
方明认为无论做人做事,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把美好的理想一直放在心间。特别年岁大以后,要学会享受生活。“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那些不尽如人意的事,都在逐步去解决。时常保持愉悦的心态,就能看到光明和前途,而不为名利所累。”
 
方明,本名崔明德,1941年出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语委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承担陈毅、周恩来、毛泽东等领导人治丧期间的主要播音任务,多次参加天安门国庆游行和阅兵实况转播工作。播音作品获得“亚广联文化基金会奖”、“全国首届录像片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文艺‘星光杯’一等奖”、“199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播音主持作品政府一等奖”等各种奖项。
 
《科学时报》 (2011-3-25 B4 健康生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