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李开周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4 6:32:38
来,听三遍《大风歌》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王立群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定价:26.00元
 
□李开周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是一档节目,也是一部新书,节目正在百家讲坛播出,书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当节目正在电视上热播的时候,书也开始在书市上热销,所以节目与书是同步的,套一句广电行业的术语,叫作同步传播。
 
这套节目的主讲人,或者说这部新书的作者,是百家讲坛的金牌主讲人王立群教授。王立群此前的讲坛节目都曾结集出版并受到大批读者喜爱,而《大风歌》在延续了王氏一贯的缜密风格的同时,又在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并且巧妙的革新,这一点,从书里的章节标题上就能看出端倪。
 
开篇第一章,“这个皇帝很有料”,一望可知,讲的一定是汉高祖刘邦的八卦趣闻。“抢先入关的秘诀”,是什么秘诀?“命悬一线的一顿饭”,那会是什么样的一顿饭?是指项羽摆的鸿门宴吗?“项羽的十宗罪”,都知道项羽跟刘邦争天下争输了,一个人乌江自刎,可没听说过他有十宗罪的说法啊?于是好奇心像春潮猛涨,小问号纷至沓来,胃口被吊起来了,非读不可,不读不快。
 
如果说《大风歌》的章节标题给作者画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导游图的话,那么每个章节标题所指引的文本内容则等于是一处处美不胜收的风景区。开篇写汉高祖的传奇身世,真真假假幻影重重,像探秘地下溶洞;中篇写楚汉相争的战场风云,万马驰骋刀光剑影,像钱塘观潮或者大漠围猎;终篇写叔孙通制定上朝之礼,庄严肃穆泾渭分明,像在北京故宫太和门前广场正中间的御道上仰望那块大匾。
 
再留心一下那些风景,您会发现那不光是风景,或者说风景只是表象,在风景背后隐藏的,居然是人生旅途中的实用法门。举个例子,王立群讲刘邦的奋斗历程,用了十六个字来总结:“高人指路,贵人相助,个人努力,小人监督。”高人指路是指萧何和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贵人相助是指楚怀王熊心和项梁都重用刘邦,让他跟项羽平起平坐;个人努力不必说,是刘邦自己对权力不懈怠、不放任、不退缩、不自满的长期争取;小人监督则是指那些跟刘邦争权夺利甚至兵戎相见的各种势力,他们的存在,使刘邦不敢懈怠不敢放任不敢退缩也不敢自满,最终得以削平异己夺取天下。这十六个字,用王立群的话说,其实就是“成就人生的四项基本原则”,换言之,它适用于刘邦,也适用于你我。
 
类似的成功术或者职场法则,在《大风歌》中俯拾皆是,所以这部书有多重功能:如果您纯粹为了消遣,那它就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如果您为了求知,书里讲述的那些正是严谨可靠的历史知识;如果您是出于“工具化”目的,读书只为“有用”,只为了在处世过程中少走弯路,那此书恰好是成功法则的集大成——它会告诉你不同出身不同性情不同禀赋不同遭遇的历史人物是如何成功的,同时也会告诉你那些历史人物是如何失败的,成功的经验可供汲取,失败的教训可供借鉴。
 
就我个人而言,我读《大风歌》,总共读了三遍。第一遍纯为消遣,感觉王立群行文有趣,写战争写得丝丝入扣,读起来有快感;第二遍是为补课,书中有些历史知识是我自己不知道的,于是一边读一边做笔记,查人之余,补己之缺;到第三遍再读,忽然看出了一些我以前从来没有看清过的画面。
 
下面我来跟您分享这些画面。
 
您知道,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刘邦是个英雄,因为他白手起家,以平民之身夺取天下,奠下汉朝几百年的宏大基业,他不是英雄,谁是英雄?可是王立群在《大风歌》里说了:刘邦三年灭秦,四年灭项,七年得天下。抗击暴秦的严酷统治,他只用了三年,而跟项羽和其他诸侯“内斗”,却用了十一年。项羽是谁?抗击暴秦的人。其他诸侯是谁?也是抗击暴秦的人。他们和刘邦,本该是战友,是同袍,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义军”,即使出现矛盾,那也应该是“人民内部矛盾”。可是,如果我们细数《大风歌》中刘邦起兵后参与的大规模战争,会发现针对秦王朝的少之又少,他的大刀总是往其他起义军头上砍去。这其中,当然有刘邦被逼的时候,他不打别人,别人就要打他,可是也有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的时候,本来好好的一股反秦势力,忽然就被他给灭了。首先扛起反秦大旗的是陈胜吴广吧,后来他们的战将和部队,却在反秦途中一个接一个被刘邦和项羽消灭。
 
走出《大风歌》,纵观历史长河,不光刘邦这样,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隋王朝的劲头也没有攻打刘黑闼、窦建德等起义军的劲头大,朱元璋一生花在抗元上的精力也远远少于消灭张士诚、陈友谅等抗元势力的精力,抗日时期的蒋介石就更典型了,既攻打日军,也攻打同样在攻打日军的共产党军队,既致力于“剿共”,也致力于收拾那些同样在“剿共”的非嫡系部队。简单一句话,咱们中国的政治家总是擅长窝里斗。
 
从刘邦到李世民,从朱元璋到蒋介石,现在都有很多人称其为英雄。问题在于,这些英雄大多自私、残忍、奸诈、恋权,不守信用,首鼠两端,打击敌人毫不手软,屠杀民众同样毫不手软。他们身上都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但也都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只为己,不为民。这些“英雄”,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而像孙中山先生或者美国总统华盛顿那样满怀悲悯的大政治家却非常鲜见。我怀疑这跟我们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有关,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羡慕和歌颂的,往往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所谓英雄,而不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仁人志士。
 
说到收获,我认为这是我读《大风歌》的最大收获。
 
《科学时报》 (2011-3-24 B3 社科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