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律国翔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18 6:49:5
毛泽东与“衡水”
 
■律国翔
 
毛主席没有来过衡水,但是他非常关心这一方土地,并且有一段关于衡水名称含义和起源的经典论述。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南部连降八天特大暴雨,整个海河流域堤防溃败,洪水横行,滏阳河、滹沱河畔的衡水地区一片汪洋。衡水市区仅老桥附近未上水,其他地方水何澹澹,皆可行船。这是解放后衡水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水灾。
 
毛泽东主席非常关心受灾的衡水人民。1963年11月12日在天津接见河北省地市领导,听取灾情汇报时,毛主席手指衡水地委书记赵树光说:“你那个地方的水灾情况,我从照片上看到了,只露着几间房,可惨哩!”“衡水是历来遭灾的。为什么叫衡水?衡水就是洪水横流,患难于中国。这是禹王之事,书经有载。”(资料来源于时任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刘子厚的文章《回忆毛主席在河北的几个片段》)
 
毛主席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所涉之处,信手拈来。这是他老人家关于“衡水”含义和起源的唯一一次论述。
 
书经就是《尚书》,其“禹贡”中说:“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就是说,大禹在治理水患后,做了夏朝的第一任国王。为了治理国家,遍征赋税,把天下分为九州,并依山随川用木头做上界标。第一个州就是冀州。禹定的冀州与今日之冀州地理概念不同。今日冀州只是个县级市。禹时则包括现在的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的广大地域。西起壶口,即今日山西省西部的壶口,鲤鱼跳龙门的那个地方。
 
东部北部到哪里?这是此文要说的重点:书经说“至于衡漳”。“衡漳”就是衡水。衡者,横也;水者,漳水也。古漳水故道与今漳河不同,古漳水西起山西上党,东至河北阜城入黄河。古黄河也不是今黄河水道,那时流域靠北,在河北省界内,已有考古勘察证据。漳水流经千里后在衡水阜城一带进入黄河,黄河再入大海。
 
古衡水一带,是黄河、漳水水患的重灾区。“衡”即古“横”字,“衡水”的意思就是毛主席所说“洪水横流,患难于中国”,所以说“衡水是历来遭灾的”。这是毛主席关于“衡水”二字最初含义的经典论述,并指出出处:“这是禹王之事,书经有载。”
 
禹王之后,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心思,对“衡水”二字有了各种新的解释。如史载隋朝开皇16年(即公元596年),皇帝下令“置衡水县,属冀州,以近衡漳水而名”,“衡水”则取“风水恒存”之意。“洪水”成了“风水”;“衡”成了“恒”。最初含义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尤其是近年(2008年至2010年)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时,一些地理“大师”把“衡水”解释为:因水而生,其名是“水路通达,风水衡存”之义。当然,这样解释亦无不可,谁不愿沾个吉利名字的光呢?像“完县”变“顺平”似的。问题是名字吉利不一定就是事实吉利。
 
“衡水”作为古已有之的地名,严肃讲,其起源、其原意还是毛主席的论述最有根据,最为准确,最实事求是。可以说,千古帝王,现实专家,对“衡水”的解释,均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与领袖毛泽东的博学、魄力和科学的论证比较,还是望尘莫及的。
 
写以上文字,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敬献一份礼物。
 
《科学时报》 (2011-3-18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