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11 6:47:51
都是太阳惹的祸
 
案例回放:
 
一患者因股骨骨折入院,入院后检查患者有黄疸,转内科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查考虑为:溶血性黄疸,入院后第一天早晨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胆红素、尿胆原阴性,而第二天尿胆红素弱阳性、尿胆原为阳性。
 
临床医生电话咨询检验科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检验人员观察两天结果,质控均正常,也完全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其他标本也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为了弄清楚两次结果的不一致,检验人员跑到病房,询问患者留尿液过程有没有问题,也没有问出存在异常。
 
不过,检验人员还是细心地发现,患者的床位靠近窗口,而且阳光直接照在病床上,考虑到太阳照射也会影响尿胆红素及尿胆原结果,便询问他们尿液送到检验科之前有没有放在阳台上。果然不出所料,第一次留取的标本在送往检验科之前,放置在靠窗的阳台上大约半个多小时,而那天阳光高照。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王福斌解析:
 
案例中出现尿液检验结果第一次正常,往往作为检验人员看到这样的结果最容易掉以轻心,而当第二次和第一次结果出现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找原因,当时复查结果相符合也就没有继续查找原因。
 
分析一张报告单,不能仅仅观察数据结果,在我们不了解病人病情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分析,如果出现难以解释的结果,最好打电话咨询临床,甚至到病房去直接询问病人或查病历,出现上面提到的意外,是由于检验以外的因素导致检验结果失真,这里面就反映出标本送检、接收在检验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一般要求用洁净的容器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从而避免尿液中的细胞溶解,蛋白变性,细菌繁殖,尿胆原、尿胆红素等成分受光照而分解或氧化而减少。
 
尿液标本必须在避光的状态下1小时内检测完毕,当尿液在阳光的照射下尿胆原、尿胆红素很容易被分解掉,而这种影响因素病人及家属也不了解,导致出现案例中的假阴性结果,而作为检验人员首先自己要熟悉所有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并能及时把这些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临床及患者,从源头上避免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标本。
 
标本的正确留取是准确检测的关键一步,不仅仅是尿液标本,其他所有检验项目标本的正确留取都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当我们发现检验结果与临床或其他指标不符合时,我们既要从主观上查找原因,也要从客观上去探索,并加强与临床沟通。将分析前控制、分析中控制、分析后控制结合在一起,就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差的出现。
 
本栏目欢迎各地检验科工作人员踊跃投稿,邮箱:swzhang@stimes.cn。
 
《科学时报》 (2011-3-11 B3 检验医学)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