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黄雪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9 6:42:1
青春思考伴随计算机产业起航
——记清华大学周悦芝博士

 
□黄雪霜
 
“云计算也好,透明计算也罢,叫什么名字对用户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定做出具体的、非常简单的应用,让更多用户可以不必掌握太多专业计算机知识就能轻松、方便地享受到其带来的种种好处。如何尽快让这些新技术落地,给用户带来方便和实惠才更有意义。而技术产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等各方力量进行长期摸索。”
 
——清华大学周悦芝博士
 
当云计算概念在计算机等应用领域盛行的时候,“透明计算”这一不为人所熟知的概念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此,笔者走访了清华大学“透明计算”研究领域青年专家周悦芝,从他洋溢着强烈青春自强气息的探求历程里,可以一窥计算机发展的未来。
 
从农村娃到电脑专家
 
周悦芝,1975年生于湖南一个小山村,虽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喜欢思考的他成绩一直拔尖,由此种下上清华的梦想。不曾想,高考失利,落选清华,阴差阳错进入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从此踏上了计算机的求索之旅。
 
山里娃娃上大学不容易,对周悦芝来说,生活上的困难并不可怕,最让他着急的是学习。进入大学以前,他连电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第一次上机操作,他连怎么开机都不会。周悦芝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于是,他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钻研。那时的电脑还未普及,周悦芝抽出一部分奖学金和同学合买了一台电脑。每到自己的使用时间,周悦芝总是争分夺秒,写作业、编程序、熟悉操作等,从来不做学习以外的事情。所以,他的成绩总是最优秀的。随着学习的日渐深入,周悦芝强烈的求知欲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是什么系统在背后支持着计算机的前台工作?计算机内部的工作模式又是怎样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在周悦芝脑海中萦绕。要解开这些谜底,唯有继续深造。清华之梦再一次在他胸中燃起。在班主任的支持下,他顶住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认真复习,终于梦圆清华,师从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张尧学院士。此后从学生到留校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分布式系统、网络计算,尤其是基于普适计算的系统和终端等高端领域的创新征程上,他乐此不疲。
 
有了清华大学这一平台,在计算机应用研究的海洋里,周悦芝得以尽情发挥所长,收获了累累硕果:多年来,主持、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国内外合作项目,多项成果得到实际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以第二完成人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获得2009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透明计算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说到他所研究的透明计算机及系统,及其发展与未来,周悦芝的眼里总是闪烁着光芒。
 
据周悦芝介绍,透明计算是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不必感知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等的具体所在,只要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就可以通过网络从所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中选择并使用相关计算服务(如计算、看电视、上网和娱乐等)的一种计算模式。
 
早在2000年,周悦芝所在的团队就提出了透明计算的思想。相关理论得到确立和不断完善后,最先在云计算所描述的范畴里面展开工作。从现在的观点来看,透明计算的思想与云计算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研究与系统架构上最早展现了云计算平台的精髓。
 
周悦芝从2000年开始跟随张尧学攻读博士。针对传统计算机不断升级换代、管理维护越来越复杂、安全性低、成本高等问题,他们展开了攻坚之战。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不开源,因此很难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机制,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周悦芝经过1年多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多个操作系统的远程加载,成功研制了索普卡小宝-I计算机和系统。
 
接下来是漫长的产业路。索普卡电脑第一次转让给有关公司生产后,在小批量实际应用中发现它不稳定,因此当时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对合作和产业化抱迟疑态度。恰逢此时,非典暴发,周悦芝为攻克这一难关仍坚持每天去实验室工作。经过多达50余次的实验,非典结束时,系统也被改进得基本稳定,索普卡电脑得以顺利进入产业化。周悦芝也因此以第二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目前,周悦芝又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操作系统——透明计算操作系统,并致力于将这一模式推广应用到台式、平板、手机、数字电视等数字化产品中。
 
“未来,新型的透明计算操作系统,将以网络为开发平台,前端功能会比较少,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中的资源。”周悦芝表示,技术进步促使未来的趋势是应用的简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周悦芝就一直在为自己的研究规划作着思考:“譬如,我很想做一件事:当今数字时代,人的一生可能就是伴随数据产生的一生,每天手机短信,上网评论、撰写微博等,在信息空间里面留下印迹。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们能够打通电脑、手机、相机等各个设备之间的壁垒,将这些数据都串联、存储起来,在未来的任意时刻,我们可以通过访问去回顾某个时期自己的状态和生存印记,这将是一件多么有趣而美好的事情啊!”
 
这就是周悦芝,一个为计算机未来应用而时刻思考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科学时报》 (2011-3-9 A7 人物)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