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
我的猫很粘人,我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我在床上看书,它睡在我的脚旁边;我在桌上写东西,它睡在桌下我的书包上,但是它从来不会像我以前养的那些猫一样,跳到我腿上来睡觉打呼,也不肯让我摸它的毛,勉强被摸一两下,它一定要站起来走开,而且每次我伸手要摸它时,它的第一个反应是伸出前掌来抵挡,只是爪子没有露出来而已。
它的行为很像被家庭暴力过的孩子:他很需要你,一直跟着你,却又不敢跟你太亲近,怕一旦你变脸时,他会来不及跑。我知道它原是流浪猫,这是它在都市丛林讨生活的后遗症,但是我收养它也10年了,为什么10年的安居乐业不能改掉它流浪时的恐惧呢?
这使我想起以前的室友,那时水果还没有开放进口,木瓜是穷学生吃得起的少数水果之一,我这室友不吃木瓜,宁可被别的同学嘲笑“装有钱人”。有一天她姐姐从乡下来看病,顺道来看她,她不吃我们拿出来招待她姐姐的木瓜,她姐姐就哭了。原来她小时候曾因偷吃木瓜被她父亲毒打,说要把她的“贼性”打掉,打到昏死过去。她从此不敢再吃木瓜,但是她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问她时,她只说不喜欢那个味道,闻了会反胃,原来后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拜现在科学之赐,我们看得见大脑内工作的情形,才了解大脑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改变我们大脑神经回路的连接,我们常有一些说不出原因的偏好或恐惧,那就是童年记忆的痕迹。大脑对性命交关的经验记得最清楚,只要是差一点死亡的恐怖经历都会使这强烈情绪记忆的神经回路联结超强,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我室友对木瓜的恐惧,事隔多年,事实已经忘掉了,但这强烈的情绪仍在,一看木瓜就反胃;我的猫一定也是小时候有人趁其不备,抓住了它、凌虐它,它才会不敢让人的手接近它。我很惊讶这类创伤记忆不受时间的侵蚀,没有淡化。其实就猫的寿命来说,人类10年等于它的五六十年,差不多就是它的一生了。
前几天有个收养了弃儿的爱心妈妈跟我抱怨,这孩子来到她家已3年了,吃饭时还是拼命把菜塞到嘴里,吃相难看,而且很自私,过年的糖果都抓到口袋里,一颗也不肯分别人。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如果一只猫10年没有忘记它童年的不幸,人怎么可能才3年就忘记没吃、没穿的恐惧?他当然学会有东西吃就尽量吃,因为不知道下一餐在哪里;有东西拿就尽量拿,拿在手上的才是自己的。我们以前都认为童年不重要,反正孩子还小不懂事,其实所有经历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想到这里,我们能怪那些被欺负过的孩子看到学校的校门就会发抖吗?
当创伤的记忆对行为有这么大的影响时,我们该怎么样来帮助所有孩子,使他们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呢?
《科学时报》 (2011-3-4 B3 科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