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4 7:5:56
倾情奉献“十一五” 创制创新谱药章
——记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王爱平团队创新成果

桑国卫副委员长为医科院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题词:“抢占国际生物医药科技制高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左)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检查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落实情况。
 
□王月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依靠自主创新,改善民生,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综合国力。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着力点之一的“重大新药创制”,经过多年调研已编写出了实施方案,绘制了一张建设医药科技强国和产业大国的宏伟蓝图。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吹响的号角,“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应运而生,该课题承担单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运营管理单位——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美东(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总体目标和任务均按期完成并有所突破:已建成被国际认可的GLP安全评价与管理系统,符合国际新药研究规范,获得国际认可,成为国际或国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基地。
 
在“十一五”收官,“十二五”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王爱平团队,和他们一起,回眸专项课题走过的创新印迹,同时展望我国“新药创制创新”的未来发展之路。
 
站在国家新药创制的风口浪尖
 
2008年,当“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发起的时候,王爱平所带领的团队还只是个羽翼待丰,踌躇满志的小团队;三年后乘着国家掀起的重大医药创制创新发展的清风,这个小团队如今已经羽翼渐丰,实现了腾飞。
 
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2年,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的法人单位。协和建昊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国际水准的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及天然药、医疗器械的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药品注册及市场推广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立足中国市场,把握中国政策法规和文化特点,已经迅速成长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GLP和CRO公司。
 
众所周知,大力加强创制新药的能力,是我国医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一类新药或注册出口的新药,没有国际认可的GLP实验室提供的毒性评价资料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也无法进行国际交流。由于该项工作耗资巨大、所以只在日本和美英等少数发达国家有相对完善的机构,而我国在专项实施以前,从事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专业实验室屈指可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美国等西方国家将药物临床前的研究工作向中国转移不断增加, 由于国外灵长类动物来源有限,价格不断上涨,动物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试验成本越来越高,国外灵长类动物试验向中国GLP实验室转移已势在必行。
 
“一直以来,我国药物因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研发平台,导致创新能力不高。药物研究与国际药品注册标准不接轨,中国药物势必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体组技术总工程师桑国卫如是说。
 
艰难形势之下,作为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的一支生力军,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对此,王爱平团队铆足了劲要往上冲,“我们将通过五年努力奋斗,达到科研人员翻一番,科研收入翻一番,并争取成为上市公司,实现新跨越。”项目启动之初,协和建昊公司总经理王爱平研究员为自己的团队发展描绘出蓝图。
 
十年磨剑,打造巧匠巨斧;独辟蹊径,创制药业新星;培养人才,形成核心动力。“十一五”期间,正是立足于我国医药创新之需,王爱平带领他的团队演绎了一段段奋斗佳话;收获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实。
 
“创”字为先的基础平台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时,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为整合优势资源、优势互补,协和建昊创新性地采用总部—基地的组织管理方式,以总部为核心,开展多地点研究服务外包试验。除依靠公司力量建立起了生殖毒性试验基地、光毒性安全评价基地和生殖毒性试验动物基地这“三大试验基地”之外,还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进行特殊毒代动力学试验研究工作;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建立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动物试验基地、毒性病理学实验技术和诊断技术等背景资料数据库;依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建立抗感染药物安全评价试验基地、机体和细菌药物代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等毒性数据库。这种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制定的各项指标的顺利完成。
 
正如王爱平所说:“以点定位、各取所长,这是一种思路。把竞争对手变成我的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形成一股强大集中的合力。”
 
也正是凭借这一思路,协和建昊将合作的范围从国内进一步向海外延伸:依托美国东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海外营销中心;在项目合作上,已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公司开展了一般药理研究、Beagle犬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吸入急性毒性试验等多项研究工作,并获得客户高度好评。
 
布莱克曾说:“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变敌为友、和谐共进,即是王爱平团队独出心裁开辟的一条新路径。也正是这一新路径,帮助协和建昊展翅翱翔,直击碧空。
 
首先是在软件硬件上实现了“比翼齐飞”:硬件建设上,GLP总部新增动物中心面积4000平方米,新增实验室与办公区1500平方米,使平台实验设施达到12000余平方米;软件建设上,更换了新版的SOP,部分关键SOP双语化,国际市场初步开拓,LIMS系统建设进展顺利。
 
其次在资质上,已通过国际AAALAC认证的复查,SFDA的GLP认证3年复查和增项,通过了ISO9001-2008认证,英国NQA认证,国家认证认可委的计量认证。目前具有在GLP条件下开展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非啮齿类)、反复给药毒性试验(啮齿类、非啮齿类)、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致癌试验、局部毒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安全性药理试验、毒代动力学等项目的资质。迄今为止,已评价一类新药32个,国际项目7个,其他项目78个,申请专利2个。
 
公司还加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成为北京市科学委员会科技资源开发服务机构之一,实现了平台资源全社会共享。联合单位之间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平台建设。
 
安全性评价王国里的新成员
 
有了雄厚的基础平台,王爱平团队如同雁入长空、鱼入大海,通过“十一五”攻关,他们在安全性评价领域构筑了一个全新的王国,并充实了不少新数据、新技术。
 
通过建立毒性病理资料数据库和常见实验动物自发病变数据库,团队已经能提供系统的动物毒性病理资料和动物自发病变资料,为药物毒理学评价提供依据。
 
已检测了不同年龄段179只恒河猴和90只食蟹猴的血常规、血生化、体重、心电图等生理指标。完成大鼠及小鼠比较组织学图谱,包括免疫组化及15种特殊染色,约6万字,500幅图片,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了4种转基因动物,并且均能正常繁殖。已完成3种转基因小鼠的信息数据库建立工作,另有5种基因工程小鼠的指标正在检测中。
 
已制作8种用于毒理学评价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建立了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系统背景数据库,为相关模型的应用提供背景资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已在吸入给药毒性、光毒性评价方面居于国内安全性评价技术领先水平,利用新引进的液气、粉尘8套吸入给药装置,在GLP条件下开展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反复吸入毒性试验、吸入给药毒代动力学等试验。有3种光敏剂利用光毒性评价技术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在无创动物生理信号遥测系统、遗传毒性评价方面也居国内先进水平,可以解决相关创新药物的安全性评价问题。
 
已在构建细菌重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克隆库和不同细菌β-内酰胺酶库,建立细菌外排泵评价抗生素代谢的模型和方法、构建人细胞色素CYP450的克隆库等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用于抗生素类的早期毒性评价、代谢筛选和评价。
 
已建立和应用毒性早期筛选、转基因动物模型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建立了整体动物光毒性评价模型2个,体外光毒性评价模型2个,新建立体外遗传毒性评价模型1个,整体动物气管内给药模型2个,在国内具有其明显的特色和技术先进性,产学研应用结合密切,资源整合高效,在创新药物评价、高水平SCI文章的发表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等。
 
此外,团队经过努力,还制定了同行评议制度,利用网站进行毒性病理专业交流。对切片扫描仪进行了维护,相关人员参加了扫描仪及分析软件培训班的学习,熟练掌握扫描仪使用和图像分析技巧,建立了远程病理数字化工作站等。
 
具有国际色彩的梯形团队
 
好的团队是专业研究获取成功的大前提。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如用兵打仗,要善于运筹帷幄,挖掘各之所长,才能决胜千里。
 
王爱平2002年起任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为科研事业研究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运行开展了有益的开拓探索工作。作为我国知名的GLP毒理学专家,20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完成50多个新药或化合物的毒理学评价,承担多项新药生殖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评价的新药申报时均顺利通过国家新药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评审。其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厚而宽广的专业知识,积极与创新的开拓能力,获得同行广泛的赞誉与认可。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软硬件都至关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拥有一支核心团队。”王爱平很注重核心团队的打造和后继力量的储备。为此,在“十一五”“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进行期间,他有意使自己的团队往国际化发展,分别聘请了美国Hamner毒理研究所皮静波副教授、美国Medical Director, Flow Cytometry Inova Fairfax Hospital病理学家漆丹毅博士为单位客座教授,联合培养学生及负责安评中心病理诊断指导工作。还聘请了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周明武博士后为单位客座研究员,定期回国讲学、工作。
 
此外,在王爱平的促进之下,完成宣武区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资助的“生殖毒性试验技术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和国际化拓展”的项目和宣武区“优秀人才团队”资助项目;完成“协和建昊药物安全性评价核心团队素质国际化建设”;完成“科技青年创新人才计划”资助项目等。团队成员靳洪涛副研究员因此项工作获得宣武区“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荣誉称号。
 
据统计,课题期间,团队新增加就业人员40余人,分别充实到管理层、SD、部门负责人、技术员、检验员等岗位。加强团队建设,使人员结构更趋合理。目前在平台从事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人员已达120余人。
 
团队犹如企业的血液,血液畅通,企业才能永葆青春。王爱平掌舵着协和建昊,带领着强大且富有活力的团队,为打造更大更强的国际化协和建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回眸过去,只为更好地展望未来。对王爱平团队来说,“十一五”“医科院国际标准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只是他们腾飞的起点,国家新药创制创新之征程,还有待于他们去进一步开掘。
 
《科学时报》 (2011-3-4 A5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