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李吉亮 李白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4 7:5:56
吴任东:创新成就 锻压人生


 
吴任东(左)为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讲解360挤压机情况。
 
□李吉亮 李白薇
 
《道德经》有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清华大学教授吴任东堪称此者。儒雅、恭谦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锻压领域的专家,吴任东略带些文人的气质——冷静、达观,他似乎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他在锻压领域耕耘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却已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人生转折 结缘锻压
 
对吴任东的采访是从人生中的幸与不幸开始的。1989年,吴任东走出甘肃老家,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然而,选择这个专业并非他的本意。从小就酷爱绘画的吴任东一直向往将来从事的专业是建筑设计,但事与愿违,由于当年招生减员等因素影响,他最终被调剂到自己并不了解的机械工程系。
 
大学前两年,吴任东依旧提不起对专业的兴趣,他经常忙着绘画。“那时候,专业不像现在这么灵活,转系是不被允许的。”对于那段生活,吴任东这样说。转折出现在大学三年级。看着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吴任东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既然转系的路已行不通,他需要做的就只能是在这一领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能发挥特长的方向。于是,在大学四年级面临选择时,锻压成为了吴任东的第一选择。
 
1994年,吴任东从清华大学毕业,随后走进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师从我国锻压专家胡正寰院士。从老师的身上,年轻的吴任东学到了两样东西:一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二是学习不能只学理论,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当时,胡正寰从事自己的专业已有近50年时间,他的办公室在二楼,而一楼就是一个工厂。在那里,吴任东得到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实际操作锻炼,这些实践经验让他受益终生。
 
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吴任东又回到了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遇到了第二位对他影响深远的恩师——颜永年。颜永年给吴任东最深的印象是敢于创新。现年73岁的颜永年依然喜欢接受新的思想、开创新的研究。“这是一种无畏的精神。”吴任东说,“现在很多领域的工作,要想取得突破就要有无畏的精神。但现在多数人都会有点怕,因为突破往往意味着失败,成功的人其实并不多。而从颜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创新和无畏的精神。”
 
正因为人生道路上正确的选择和师从名师,才有了吴任东后来与锻压结缘的精彩人生。
 
十年成长 勇挑大梁
 
从1994年读研究生开始,吴任东开始接触实际工程。每一个工程无论参与多少,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成长。硕士课题是吴任东的第一个课题,这是一个比较超前的课题,研究火车车轴的楔横轧设备和工艺,从1994年研究开始,至今还未实现。但这个课题是第一个由吴任东自主完成的课题,每一个环节都由他亲自操作,一点一滴地做起。吴任东说,这个课题对他影响极大,使他养成了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习惯。
 
吴任东第一次取得成果是他参与的第二个项目,这是他的博士课题——多功能快速成型系统。吴任东主要参与的是微机喷射成型技术。在他接手研究之前已经有五六个学生进行过研究,但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一家公司生产该设备。吴任东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并研制出一种新的设备,让课题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该项目在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清华大学成立了专门生产这种设备的公司,至今仍在销售。
 
当吴任东真正迎来独挑大梁的重大项目时,他已经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了。2004年,吴任东和团队提出要制造一台3.6万吨黑色金属挤压机(简称“360挤压机”),当时业界并不看好这个项目。在此之前,国际上最大吨位的挤压机也不过3万吨,当时国内仅有的一台3000吨挤压机还是从国外购买的,国内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了1万吨有色金属挤压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制造一台3.6万吨的挤压机难度可见一斑。
 
从2004年到2006年,历经近两年时间的努力,吴任东才把360挤压机从一个提案变为一个可以操作的项目。然而当项目终于开始操作后,真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如果要在锻压领域给设备分个三六九等的话,挤压机无疑是最难的一种。”吴任东如是说。
 
从开始研究项目,吴任东就面临着多方困难。仅凭第一个困难,常人几乎就会断定这个项目注定会失败——吴任东和他的团队从来没有设计过挤压机。“这是个最大的困难,我们起初连挤压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业内听说清华要造一台这么大吨位的挤压机,都说不可能。”克服这个困难没有捷径可走,不断地学习、探索是唯一的方法。搜集资料、学习研究成为团队中每个人必做的功课。短短几个月时间,吴任东便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位专家。他对挤压机知识的掌握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还要感谢清华大学的学风,培养了人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吴任东谦虚地说。最大的困难只用了几个月便克服了,吴任东和他的团队取得的这些进步得益于深入的研究和严谨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让吴任东和他的团队受益匪浅,至今都没有在360挤压机的研制过程中出现重大错误。
 
伴随第一个困难出现的就是资金与支持的问题。项目投资方北方重工原是一个老兵器厂,上个世纪90年代时已出现经营困难。“可以说,全厂两万职工、十万家属都指望着这个项目!一旦项目失败,这些人都得背着项目还债,一代人都翻不过身来。”为了给投资方节省成本,吴任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想尽各种节约方法。当初在德国一家企业的提案中,光是机器的自身重量就有1万吨,他们给该厂提供的报价是11亿元人民币。而吴任东提出的初始方案中,机器的重量是4000吨,实际制造后重量仅为3890吨,比初始方案还要节省110吨,报价仅为3亿多元人民币。
 
每多一些重量都意味着要多出一些钱,吴任东深知这一点。国内生产的许多零件都在300吨以上,每吨的报价在6万元以上。如果机器需要400吨零件,成本就为2400万元。经过吴任东的设计,360挤压机中最大单件零件重量仅为100吨,两件对焊后的重量也只有200吨,造价则是2.5万元/吨。同样是使用400吨零件,吴任东设计方案的造价可减少1600万元。就凭着一点一滴的积累,吴任东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为投资方节约了成本。对此,他说:“我们做项目既要考虑实际生产状况,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法和实际是两个概念。”
 
挤压机在行业里有种说法:能不能挤出东西靠设备,能不能赚钱靠工模具。设计合理的工模具可以极大地节约成本。吴任东说,在制造360挤压机的过程中,他的创新之一就是设计了具有独创性的挤压筒,降低了造价,并提高了使用寿命。而这一问题的解决还要得益于吴任东善于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他说:“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要听取多方意见确实不容易,因为不管意见是谁的,最后的责任都要由你来承担。但是这个项目的主设计师要能够做到让别人跟你说,而不能怕跟你说,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现在,360挤压机已建成,这台万众瞩目的机器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据吴任东介绍,在建360挤压机之前,我国火电站等行业使用的高等级钢管的报价是每吨25万元,360挤压机刚开始研制时,美国就将价格降到12万元/吨,现在已经降到7万元/吨。我国每年进口钢管15万吨以上,降低的价格将为我国每年节省上百亿元,这可以说是360挤压机对行业的第一个贡献。“现在3.6万吨挤压机项目投资约10亿元,但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一二百亿。它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创新要求。以前老外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出这样的机器来,现在我们做到了,说明我们的创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就为企业和科研工作者树立了信心,国企和民企通过这个项目对创新都不会再害怕了。”吴任东自豪地说。
 
勤奋创拼 不断创新
 
创新是吴任东科研生活的主题,在他看来,创新不是一个人努力就能做到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个项目最终能否上马,首先看运作。”吴任东说,360挤压机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还得益于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那时,我国能从国外进口的东西都已经进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关键设备国外都不会给。我们必须从模仿转到创新,才能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由于国家鼓励自主创新,2006年,360挤压机项目顺利上马。吴任东说,能够赶上这样一个时代,他是幸运的。
 
除此之外,组建一个强大的智囊团也同样重要。200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组织了一次重大调研,吴任东有幸参加,并借此结识了一些业内精英。就是在那次调研中,他了解了许多大型挤压机的情况。他说:“如果不参加这次调研,我可能就不会系统地整理这些情况。正是在那次调研之后,我们才提出了360挤压机项目。”而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吴任东也发动身边的良师益友,鼓励大家进言献策,他从中获得了许多灵感与思路。他曾说,李世民是他崇拜的偶像之一,而原因正是因为其身为帝王却依旧能够做到虚心采纳贤臣的意见。“一个皇帝尚且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我们搞科学的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若说天时地利是创新需要等待的机遇,那么,人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便可谓是左右全局发展的关键。吴任东正是凭着敢闯、敢拼的劲头,奋力搏杀在这片未知的荒原上。为了给360挤压机选择一个合理的结构,他曾和自己的老师颜永年产生过很大的分歧。他与恩师不断地争论、探讨,持续了几个月,他终于说服老师。这期间,他的内心也有矛盾和挣扎。但是,科学的世界里不分等级,探讨与争论正是接近真理的途径。对此,吴任东坚定地说道:“在学术上不一定什么都要听老师的,讨论是必要的。颜老师也没有做过挤压机,所以大家都不懂,需要一起探讨。”
 
吴任东为了360挤压机项目曾在包头的工厂里独自度过了近3年时间,其中约两年的时间,工地上只有他一位清华的教师。这段时间内,他每个月回家一次,一次只能待两三天。剩下的时间便是一头扎进工厂提供的办公室,整日画图、思考,连平时喜爱的乒乓球也不曾再打过。而他身后还有来自家庭、学校、投资方的多重压力。两年中,他缓解压力的唯一方式便是品读《道德经》。可以说,那时的吴任东没有退路,而他做的是,在选择后坚定地走下去。
 
无数的黑夜与白昼拼接起奋斗的岁月。如今,360挤压机项目已投入正常生产,月产高品质钢管1500吨左右,说明整体设计是成功的,而吴任东又着手探索新的领域。勤奋与勇气依旧是他勇闯“禁地”的利器。此刻,他也可以稍许放慢赶路的脚步,回归生活,享受片刻的宁静。当即将结束采访时,笔者预祝他今后的科研道路能够越走越顺,吴任东想了想,认真地说:“我不指望科研的路能越走越顺,只希望我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的事对别人有用。”
 
《科学时报》 (2011-3-4 A2 人物)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