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研制,已取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国家发明专利的适用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智能防淹防护密闭门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轨道交通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要求防护单元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门,下穿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地铁区间两端要求设置防淹门。现有的人防防护密闭门不能满足防淹的自动控制要求,而水利水电系统的水闸门不具备人防功能。鉴于此,该设计研究所集中专家力量,历时3年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智能防淹防护密闭门系统。
“首次解决了地铁兼顾人防工程在穿越江河湖泊时,区间隔断门需要同时满足防水淹和防护密闭功能的技术难题。”项目负责人黄静华介绍说,该系统完全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人防与防淹的双重要求,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投资,而且可以简化土建设计,方便结构布置,加快了工程的建设进度。
2009年11月,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了该项目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首次解决了地铁兼顾人防工程在穿越江河湖泊时,区间隔断门需要同时满足防淹和防护密闭双重要求的技术难题,满足了工程建设的急需,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这项系统实现了水位监测、报警的智能化监控。智能化监控系统对门扇状态和水位具有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监视功能,对门扇具有车站级、就地级两级控制功能,具有就地、远程和检修三种操作工况;安全性能可靠,确保在有水等困难条件下可靠关闭,液压驱动系统经过了满载性能试验、带水启闭试验和3米水位差逆水关门试验的检验。
该系统对土建条件满足人防门与防淹门分别设置的情况,解决了优化问题,成果已成功应用于10余条地铁过河段。(赵杰 潘希)
《科学时报》 (2011-3-2 A2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