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进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28 6:42:42
生物技术IPO渡过冷场
 
□王进
 
2010年刚过去,生物医药的资本市场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回忆?记得去年JP摩根会议上,许多投资界人士和基金经理都在谈论生物技术产业融资将再度复苏兴旺,许多人相信,生物科技中小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将卷土重来。
 
去年开始,IPO路演的确接二连三地上演。但是,好戏并没维持太久,定价也不让人满意,新上市的公司为融资付出不小代价,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在询价路演之后调低IPO发行价,以最低端甚至新低的发行价上市。更糟糕的是,幸运上市的公司多数没有很好的后市支持,跌破发行价者比比皆是,与国内资本市场的火暴形成鲜明对照。
 
IPO大门微启
 
由于IPO时买进的股票大都被套,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现在已经不喜欢烧钱又不赚钱的生物技术公司,他们没有多少耐心等待一个新药上市,他们要看现在的业绩和短期的故事是否煽情。然而,多数公司的表现和题材均不尽如人意,即使像艾恩伍德制药(Ironwood),一家有产品即将获准上市的雄心勃勃的新药开发商,也不得不大幅削减IPO定价,才得以顺利完成公开募集。进入新的一年,这家公司的股票交易已明显低于发行价。据统计,去年所有完成IPO的生物技术公司股价平均下滑13%。
 
IPO行情不够火暴,可能与希望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规模有一定关系。因为资金缺乏,规模较小的生物技术研发公司显然要面临更大的风险,这是这个行业的通病,尤其在华尔街自身也面临竞争和财务考验时,中小公司要募集到足够资金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然,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Pacific Biosciences)是个例外,它设法成功将定价设在了每股16美元的合理区间,首次公开招股筹集到2亿美元。这是一个难得的成功,该公司背后有强大的风险基金支持,同时有一支很强大的技术团队,才得以改变“行规”,少有生物技术公司能有类似的“绝活”。华尔街喜欢听你讲精彩的故事,更喜欢你递交赚钱的财报,这是硬道理。
 
不过总体而言,2010年并不让人太失望,IPO还是开了窗口。融资量不算大,平均融资5000万~80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中国的CRO公司尚华医药。但有人解套出逃,有人接盘被套,谁笑到最后,还得看临床试验数据。
 
过去几年IPO行情波动很大。2009年IPO市场完全关闭,2010年IPO重启,2011年至少不会比去年差。今年的JP摩根会议前,博乐公司老总预测,今年IPO行情应该不错,IPO或并购应该不会冷场,资本市场至少将提供150亿美元的资金,才有可能保住3600亿美元市值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常运行。
 
投资者为谁兴奋
 
总而言之,去年IPO行情是先热后冷。去年美国IPO市场十大生物技术公司中,表现最好的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药物在其研发管道中。相反,该公司开发一组新测序工具,为药厂开发有前景的产品提供方便,由此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兴奋氛围。
 
事实证明,2010年尽管IPO窗户已经打开,对生物技术公司上市而言仍是比较艰难的一年。但是在2009年,任何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想上市都难比登月,那时华尔街自身难保,哪顾得上本来就需造血的生物技术公司?不过,生物技术绝不是那种心脏弱质的产业。许多企业CEO已经身经百战,他们下很大勇气创建公司,通过许多艰辛努力过关斩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通过临床试验以便得到回报。投资者只有在某种时候才会关注一家公司,参与其资本运作游戏,对那些表现最佳的公司或最有希望成功的公司下赌注。
 
进入2011年,每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梦想将被提交到一个残酷的现实中检查。投资者重视产品而不只是承诺,只有那些项目有实质性进展、能给投资者带来理想回报的公司,才有可能争取到上市融资的机会。
 
(作者系曼哈顿资本投资公司(杭州)总裁)
 
《科学时报》 (2011-2-28 B2 技术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