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李惠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28 6:42:42
项目 成果
 
项目一:主要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主要作物种子健康检测及良种包衣新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技术集成,在原始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项目课题组根据种子健康和预防保护在作物生产中的特殊地位,以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大田作物和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主要蔬菜作物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种子健康检测专业机构,率先构建了多项种传病原物检测技术与应用技术平台及种子健康检测技术体系,从源头上为作物健康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课题组还创建了以农药原药、种衣剂新配方、新剂型和新工艺为核心的良种包衣新技术及其配套技术,实现种衣剂产品及生产技术换代升级,连续动态式环保型生产使生产效率提高300%,降低能耗70%。此外,课题组还对种子健康检测和预警技术,种子处理专用种衣剂新配方、关键助剂及其新剂型和新工艺,包衣种子质量检测体系、配套栽培措施等技术环节进行了原始创新研究和系统集成。该项目成果构筑了我国种子健康和良种包衣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产业导向作用,对提高我国种子预防保护和作物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种衣剂应用化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刘西莉主持,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合作完成。共有25个种衣剂新产品获准农药登记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申报专利17项,形成了15项技术规程。其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种子、农药企业及国内20多个省份应用推广,增产幅度达5%~27%。
 
项目二:中药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中药质量控制综合评价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项目以国家中药标准提升为目标,将多元现代分析技术有机整合,构建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现代中药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技术创新体系。
 
项目针对中药基原复杂、成分复杂,单一指标难以全面控制质量的问题,整合形态、显微、化学分析和DNA标记等多元现代分析技术,建立石斛等31种多基源、易混淆药材专属性鉴别标准;将特征指纹图谱分析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以降脂药物红曲为代表,通过深入的方法学研究和适用性评价,成功建立了用1种对照品同步测定12种相关成分含量的方法,为中药复杂体系中多组分定量方法建立提供了范例;并在此基础上,首次阐明了车前子、板蓝根等29种药材与功效相吻合或相关的特征性指标成分,经系统的方法学评价和交叉验证,研究、制订了这些中药的国家、地方标准,填补了《中国药典》相关品种质量标准的空白;针对有毒中药缺乏安全标准这一热点、难点问题,项目组以千里光、川楝子等为代表药物,在阐明其毒性/药效成分、代谢途径、安全窗口基础上,首次提出针对不同有毒中药毒性与药效成分的关系,分别制订限度或含量范围的质控理念,既保障了其使用,又保证了安全。
 
项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胡之璧、王峥涛教授主持完成,研究制定的反映中药内在质量的新的质量标准、新的分析技术方法、新的化学对照品在中药的国家及地方、企业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应用。
 
项目三:高原移居人群高海拔作业低氧损伤的综合防治
 
“高原移居人群高海拔作业低氧损伤的综合防治”项目在国际上第一次对14种疾病状态进入高海拔地区前后进行观察分析,提出了进入高海拔地区的“适应症”。建立了急性高原病自我判定方法,达到早期诊断,提出了共济失调为高原脑水肿最早征象。对急性高原病的自我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项目系统总结了“高原消化道出血症”及其危险因素,还提出共济失调为高原脑水肿最早征象,并创造性地应用了急性高原病应用高压舱、高压袋及高流量吸氧治疗和及时、稳妥地低转措施,该项创新性研究对保障青藏高原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主持开展,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课题立项后,吴天一先后对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玉树抗震救灾等高海拔作业低氧损伤的人员,作了大量细致的医学观察,这一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军、地高原大群体施工的卫生保障和高原灾难医学的急救中,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项目四: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风险评估及预防性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风险评估及预防性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是我国科学家通过科学理论创新,为农业部制定产业政策引领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对推动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科学意义。
 
项目针对我国Bt棉花生产应用中靶标害虫棉铃虫抗性治理这一重大科技需求,通过10多年的攻关研究,在国际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小农模式下玉米、小麦、大豆和花生等棉铃虫寄主作物所提供的天然庇护所治理棉铃虫对Bt-Cry1Ac棉花抗性的策略;首次揭示了棉铃虫钙粘蛋白和氨肽酶N基因突变导致对Bt棉花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由DNA分子检测、单雌家系检测和生长抑制检测组成的棉铃虫抗性早期预警与监测技术体系,可分别进行抗性基因、抗性个体和抗性种群三个水平的抗性检测和监测;通过阐明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的演化规律和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严格禁止种植生长中后期杀虫蛋白低表达的Bt棉花品种和商业化Bt-Cry1A类转基因玉米、大豆、小麦等为核心的抗性预防性治理技术体系。
 
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研究员主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共同完成。本项目共计发表60多篇研究论文,其中SCI源论文30余篇,先后被Nature,Science和PNAS等刊物他人引用430次。该项目成果的应用,在大规模商业化种植Bt棉花10余年后,我国各地棉铃虫自然种群对Bt棉花的敏感性和商业化种植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Bt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效率没有降低。
 
项目五: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为整个贝类加工提供了产业化示范,提升了我国海洋水产加工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以大宗经济贝类为原料,对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贝类热加工食品质构控制、低温真空渗透调味及阶段式杀菌新技术,使贝类食品的色泽、弹性、质构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开发了鲍鱼、虾夷扇贝等系列贝类热加工食品,并将技术成果在多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同时还研究贝类食品加工新技术,开发系列贝研究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制备技术,确定其结构和功能,开发营养食品,实现贝类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项目除了贝类热加工食品以外,还对贝类多糖进行了研究,在贝类活性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生物活性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经过系统集成,在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了贝类多糖生产线。项目为海洋贝类精深加工开辟了新思路,并解决了传统加工中“副产物”高值化利用问题,此外,该项目中多个技术成果可推广应用到鱼、虾以及棘皮动物的精深加工中,为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项目由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教授主持,由大连工业大学,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目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所开发技术在辽宁大连、福建霞浦等8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累计创造产值2.3061亿元。
 
(据国家奖励办网站 整理:李惠钰)
 
《科学时报》 (2011-2-28 B2 技术产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