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藻能源“973”项目全面启动 |
人造石油规模化生产有望实现 |
本报讯 我国微藻能源方向的首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2月19日在浙江嘉兴科技城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江西新大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
据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元广介绍,微藻与能源植物相比,具有光合作用效率高、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油脂单位面积产率高,还可利用非可耕地和非淡水资源,富含色素、多糖和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发展潜力巨大、最有可能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大宗生产原料。
与其他油料作物相比,利用微藻培养积累的油脂生产生物柴油不仅用地面积最少,而且不占用耕地。因此,只有发展微藻培养生产生物柴油才最有可能满足我国未来运输燃料的供应。同时微藻特别是海水微藻培养,还可以利用滩涂地和海水资源,有效规避发展生物能源存在“与人争粮、争地和争水”的矛盾。
“我国在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如种质资源和大规模培养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且微藻产业初具规模,如螺旋藻产量居世界第一。”李元广强调。微藻能源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优势独特,已获国内外公认,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工作还停留在实验研究和中试论证的起步阶段,均遇到技术不成熟而导致成本高的瓶颈,因而微藻能源在全球尚未实现规模化制备且基础研究薄弱。
据悉,该项目将以推动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中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为目标,以能源微藻户外大规模培养的实际条件为背景,以提高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系统中各单元的效率为主线,研究从藻种选育到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系统构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生物学及工程学方面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能源微藻胞内代谢及油脂合成与积累的系统生物学机制、能源微藻规模化光自养培养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及环境调控规律和微藻能源规模化加工及系统集成优化原理。(黄辛)
《科学时报》 (2011-2-2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