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程春生 刘丽萍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15 21:31:10
山西实施五大工程 扶贫191万农民
 
□本报记者 程春生 通讯员 刘丽萍
 
过去的5年间,山西省依靠整村推进、扶贫移民、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和教育扶贫五大扶贫工程的实施,使191万贫困农民摆脱贫困束缚,开始走上致富路。按照山西省新的扶贫标准,全省年收入155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还有276万,面临如此大的挑战,2011年山西省将继续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整村推进:集中小钱办大事
 
2004年以来,山西省开始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到2010年底,全省1654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村级规划已基本完成,各项工程陆续开工,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山西省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全年计划安排2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同时抓好资源整合,实现集中投入,提高推进效果。
 
高山屯村是阳高县2009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村,经村民代表投票表决,该村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钢管移动大棚增加农民收入。去年全村新建移动大棚24个,每棚收入近万元。
 
扶贫移民:搬出深山“拔穷根”
 
2011年安排扶贫移民5万人;扶贫移民范围扩大到300人以下、实际居住人口不达一半的贫困村;提高扶贫移民标准,补助重点向最困难群众倾斜。
 
1996年,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扶贫移民。2000年以前为试点阶段,从2003年起进入了深化提高阶段。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有50.82万人从中受益。
 
石楼县龙交乡德义河村农民张成明,原住在70多口人的明岑村,年人均收入仅有696元。2003年张成明一家移入德义河村后,栽了15亩核桃树,年人均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从山沟沟挪到“富窝窝”!回想起移民前后的往事,张成明喜不自禁。
 
雨露计划:转移一人脱贫一家 从2004年开始,山西省组织实施雨露计划。截止到到2010年底,全省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40万人次,转移就业率达到78%,转移就业人员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全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5万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7万人次;提高补助标准,着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由短期培训向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转变。
 
“去年参加了雨露计划的培训,不仅让我掌握了一技之长,而且还能在青岛南通中集集团找到工作,月薪4000多元,这样的好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一说起自己目前的工作,垣曲县古城镇峪子村农民裴智红的喜悦就会在脸上流淌。
 
产业扶贫:开启农家致富门
 
2003年,山西省开始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到去年底,全省受益于扶贫龙头企业的农户超过14万户,40多万农民从产业化扶贫中受益。
 
启动扶持扶贫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工作;支持发展潜力大和带动贫困群众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力争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贫困群众年增收在15%以上。
 
左权县麻田顺康天然农产品有限公司是集收购、加工和基地建设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总资产达4200万元。在该公司的带动下,直接拉动全县6个乡镇120个村的7100余农户从中受益。
 
教育扶贫:助寒门学子跃龙门
 
2009年,山西省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2年来,全省共安排教育扶贫资金15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396名。实施教育扶贫“万人助学”工程,力争使每年资助的大学、中职、高中在校贫困生达到1万人。
 
2400多元对于一个贫困家庭而言,就像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得知自己在教育扶贫的资助下可以免除学费时,灵丘县武灵镇东关村的张欢如释重负。
 
《科学时报》 (2011-2-16 B3 地方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