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彭世文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14 20:29:11
活着的学规


 
《岳麓书院学规》拓片——碑高58厘米,宽63厘米,碑文共127字。学规正文18条,每条6字,共108字,是现存中国书院学规中字数最少的学规。
 
□彭世文
 
湖南大学新生拿到手上的《学生守则》,除了一般学校都有的校风、校训以及种种规章制度外,有108个字让他们记忆尤为深刻。
 
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
 
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
 
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
 
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
 
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
 
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
 
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
 
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刻蚤完;
 
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这108个字就是岳麓书院历史上有名的学规,它刻在书院讲坛的石碑上,已经静静看着自己的“生徒”走过了260多个春秋。
 
学规又叫学约、学则,如同今日的学生守则。古代学规有多少,要看古代的书院有多少,一院有一院的规章,同一书院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规章,积千年下来,大概也可用汗牛充栋这个词了,但流传至今的可谓“凤毛麟角”,活着的就更少了。在岳麓书院历史上曾有过三个有名的学规。
 
朱张会讲后,绍熙五年(1194年),63岁高龄的朱熹由丞相留正推荐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长沙),再次来到阔别27年的潭州(长沙)。他给书院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朱子书院教条》。岳麓书院生徒第一次有了“学生守则”。这个学规即是他在任知南康军、兴复白鹿洞书院时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翻版,只是改名《朱子书院教条》而已。
 
500多年后,李文炤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任岳麓书院山长,他所办的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学规的制定。岳麓书院虽早已有《朱子教条》行于世,但时过境迁,很多内容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状况,而需要加以充实和发展。李文炤把修订学规当做被委任为山长的应尽之责,他在序言中说:“以菲材,谬承大中丞、大方伯及各宪知遇,付以丽泽讲习之任。自惟浅陋,无以应友朋之求。谨参先氏之成法,述一己之陋见,共相商确,而持行之。”
 
时间又过了20多年,“望重乡国”的清代国学大师王文清来到了岳麓书院,并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亲手制定了《岳麓书院学规》,后由门人曹盛朝等47人刻成碑刻,嵌于讲堂左壁上。其拓本流传海内外,为学者所重视。
 
在学规中,王文清不仅把中华民族尊敬老人、尊重师长、节省尚俭、互助友爱等传统美德融和、凝结在学规中,给人以亲切感和实在感,而且对讦短毁长、损友肥私、游手好闲等坏的品性进行了鞭笞,劝导生徒力诫这些恶行。把中国古时那些旨在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都概括到学规中去了,有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操之以规的适用感。“时常省问父母”是“孝”,“朔望恭谒圣贤”是“忠”,“服食宜从俭素”是“廉”,“损友必须拒绝”是“节”,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理学教育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融为一体了。既以传统美德作为书院教育的宗旨,又以儒家道德规范来塑造生徒的品格,进行道德修养,这是学规的最大特点。
 
学规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条文,同样也很有特色,不仅具体,而且贴近生活。“日看纲目数页”,说的是要求生徒读书要有计划、持之以恒,坚持将所需读的书一篇一篇地读完。“读书必须过笔”,意即读书要动脑和动手,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会课按刻蚤完”,是说一日事一日毕,不要拖欠作业,不可荒废光阴。“夜读仍戒晏起”,说的是学习要刻苦用功,切忌一曝十寒。“疑误定要力争”,是训导生徒学习要穷根究底,不可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如此等等,文字不多而寓意深刻,文笔通俗而富含哲理,生徒易读易记,也易接受。这些条文讲的虽是学习态度和方法,但也是对生徒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生动的品格教育,因而受到生徒的拥护和自觉遵守。
 
从学规制定的1748年到书院改制的1903年,这一学规共执行了155年,其强劲的文化辐射力能穿透人的精神领地,最终规范人的行为。1903年至今,这一学规,又在讲堂的壁上静候了一百多年,在教育渐渐走出困境和冷漠之后,人们的视线再次投向它,甚或有国家领导人驻足碑前,逐条抄记。
 
一切都在与时俱进,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突出了人文关怀;新《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则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学习、道德、健康等八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有意思的是,这些条规的内容与《岳麓书院学规》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玩味。
 
《科学时报》 (2011-2-15 B4 视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