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心怡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2-14 20:29:11
北京交大CBTC研发团队发展之路
 
□王心怡
 
“自主创新CBTC信号系统是政、产、学、研、用的成功典型,是一个需要也值得用终身去负责的专业领域。”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春海表示,北京交通大学通过CBTC信号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直到示范工程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端信号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凝结了信号前辈的经验与教训,掌握了一套研制安全控制系统的途径,提升了国家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整体技术水平。
 
郜春海介绍,北京交通大学CBTC信号系统成果的取得,经历了三代人几十年的探索和积累:早在20世纪60年代,汪希时教授就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列车移动闭塞运行控制的观点,并开始相关理论研究;90年代CBTC团队进入第二代研究,研究人员着手相关单项设备的理论研究和开发;2004年开始至今,北京市科委和科技部连续立项支持CBTC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攻关,研发团队第三代人正在坚持不懈地完善着CBTC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20年磨一剑 厚积而薄发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自动化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1年3月28日,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已由组建之初仅12人的行车教研室,发展到近50人的规模;作为CBTC系统第二代研究成长起来的团队,先后组建了3个省部级平台和2个国家级平台。
 
该团队技术与学科带头人、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涛总结20年团队发展,概括为20个字:“紧盯需求、创新技术、开放交流、执著追求、团结协作。”
 
唐涛说,该研究所始终以提高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与效率为己任,结合中国轨道交通当前及未来建设和运营的重大需求,提前布局、重点攻关。团队结合干线铁路跨线运行和大提速,研发了通用式机车信号;围绕高速铁路发展,研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和标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自主创新,重点攻克了安全计算机、安全信息传输及移动闭塞等难点。
 
技术创新是一个科研团队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唐涛介绍,该团队所在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技术学科,计算机、通信、控制(3C)技术的不断发展赋予铁路信号更大的活力。团队密切跟踪3C技术最新的潮流和发展趋势,结合重大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
 
此外,该团队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跟进国际标准,绝不闭门造车。通过开放交流,培养创新意识、扩展研究思路,使团队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信号技术的领头人,并且保证研发的系统满足国际标准要求。
 
该团队一直围绕“保证列车安全和高效运行”需求与要求,开展长期、持续性研究工作,队员们始终默默无闻地执著追求、努力奋斗、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坚持“十年磨一剑,一生成一事”的科研精神。
 
随着技术发展,轨道交通信号技术已发展成为集调度指挥、间隔控制、速度防护及自动驾驶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该团队全体成员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攻克困扰中国的核心技术。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运输自动化科学技术研究所作为第一主持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铁道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80后”成为研发主力军
 
2009年12月4日,北京交大依托该校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相关核心技术人员成立了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由郜春海兼任总裁,致力于轨道交通安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发、集成、生产、销售、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如今,交控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组建了规模300多人、平均年龄仅30多岁的团队,其中50人负责技术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260人负责产业化及后期维护工作。
 
“‘80后’、‘90后’的年轻人,只要给他们舞台与机会,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激情与热情,就会创造出辉煌。”郜春海说,“核心技术的攻克需要精英人才与团队的有机统一,这些年轻人在进入团队时,对于科研与工程项目无从下手,有经验的老师们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所有的经验与教训,并将这些经验与教训按照国际安全苛求系统的流程与规范进行固化,指引他们按照这些规范开展相关的设计、研发与测试工作,依靠了团队精神,让每个人都成为项目的主人公,让每个人都具备成为精英的可能。”
 
记者采访了这支精英团队中的一位“80后”的科研助理小夏,他在北京交大研究生毕业后即来到交控公司CBTC项目团队,参与了核心软件的设计、编码、测试、现场调试等工作。他切身感受到做产品与学校实验室的要求不同,会遇到很多更现实和棘手的问题——在安全保障上,如果系统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令小夏印象深刻的是,为应对突发情况,这些刚毕业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彻夜不眠地调试系统,验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产品发布到现场时是安全的。
 
6年的在校学习和1年多的工作实践,让小夏经历了从“产、学、研”到最终用户的完整体验,他说:“这种培养模式对我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我从大学、研究生到实验室学习,再到参与实验室相关的产业化研发,感觉很有归属感、事业感和成就感。这个行业与我所学专业是一脉相承的,并且这个行业又是我们国家欠缺和需要发展的。”
 
核心技术研究需脚踏实地
 
“国家立项支持核心技术研究,以及我们的科研人员均需要避免浮躁的心态。”郜春海认为,自主创新是一个艰苦历程,全生命周期的参与人员均要有坚持、再坚持的心态与决心,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掌握绝对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
 
CBTC团队在人才培养上开创了“人才链”的模式。郜春海告诉记者:“目前参与CBTC项目的学生毕业以后,可在国内相关进行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企业和研究单位找到合适的岗位,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研发中。”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接受这种人才模式的典型,它创造了适合这类学生的岗位,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位置。
 
目前,大学中真正独立研究与核心技术开发的团队并不多。郜春海认为自主创新模式非常关键,“只要每个团队、每个方向都能够攻克相应的核心技术,就会创造出一定数量的高端就业岗位,而高校培养的高端人才自然会流入到这些高端岗位。所以中国需要自主创新,需要我们整个国家每个行业创造出自己的高端岗位,才能让国家培养出的高端人才有出口和去向”。
 
针对团队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郜春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流程,人人做对事。”
 
《科学时报》 (2011-2-15 B3 综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