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街一般是泼皮破落户儿的常规武器,常人对此一般很不屑。
不过骂街的本能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有的人会张嘴就来,就像李逵拿斧子砍人一样,充满明目张胆的暴力;有的人则不敢这样,如赵姨娘般骂出些“撞魂的撞魂去了,挺床的便挺床”。不能因为声音不大、骂的人文化高就不算骂街了。尤其是互联网盛行的当下,在网上骂上几句“孙子”,难道能因为做这事的人是文艺名人,我们就认为他是“真性情的表露”,而不是一种“骂街”行为了么?
互联网精英们算是高学历高地位的群体,同样在这事上没有豁免权。比如当当网CEO为了表示对之前帮助当当网上市的投行的不满,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充满了各种英语字母和中文动词的短文,引来两位资料显示来自摩根士丹利的女网友言辞激烈的回击,当天双方的骂战可谓是粗口不断,有兴趣的网民可以在熬夜的时候找其全程实录看一看,一定很“欢醒”。
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姑且不论,当事人对中文动词组合英语字母的操作训练,的确起到了一个很恶劣的示范作用。正如当当网董事长、李国庆夫人俞渝所说的,“就李国庆本身来说,他无论是作为当当网的CEO还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在互联网公共领域中说了脏话,这个事情都是挺错误的,也让我挺尴尬。”
透过骂街的字眼,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上市公司与投行的关系,这一切,俞渝女士也有很直观的表示:公司发股、发债的过程,本质就是公司、投行、投资基金就利益进行衡量、判断以及分配的过程,“人性对于钱都有着敏感、计较的时候。”据说多家新IPO公司的创始人对美式投行都有一大堆意见,只不过当当网用极端方式公开表达了出来。
不过,也有人说,你对美式投行有意见,直接找他说去呀,干嘛要占用公共网络资源生产秽物,污染我眼睛?!可是阿呆替当事人回击:你可以不看嘛,你非要看,看了还挑我脏,你讲不讲理啊?!
得,这又骂上了,我们还是休战吧。(阿 呆)
《科学时报》 (2011-2-12 A1 中关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