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3 20:38:1
基金委召开座谈会祝贺师昌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本报讯 1月1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共同庆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师昌绪先生。
 
座谈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家广、何鸣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张存浩院士、陈佳洱院士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会后,陈宜瑜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向师昌绪赠送礼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瑞平向师昌绪献花。座谈会全体成员与师昌绪合影留念。
 
(陈晨/摄影报道)
 
师昌绪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86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委)成立,师昌绪被任命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分管政策局和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即和科学基金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推动我国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写第一本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基金委建委之初,便组织制订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在师昌绪的指导和推动下,基金委第一本《项目指南》面世(1987年)。
 
推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为更好地制定长远规划和选择科学基金的资助方向,并培养和锻炼基金委各科学部学科主任把握学术前沿的能力,在师昌绪的坚持下,科学部着手制定学科发展战略。经过几年努力,终于编辑出版了54个学科领域发展战略的单行本。
 
完成第一本成果选编
 
1990年,师昌绪组织有关人员从大量成果中选出188项,并逐条逐字进行修改。1992年在科学基金制建立10周年之际出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选编》。
 
争取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
 
探索项目落户基金委
 
1986年国家高技术发展规划立项以后,规定有2%的经费用于新概念、新构思探索项目。在一次向方毅国务委员汇报工作时,师昌绪提出这项工作应由基金委来管理。经多次争取,这一提议得到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的支持。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工作
 
1987年,在师昌绪等人的争取下,基金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工作,次年又扩大到港澳地区,至国家成立专门奖励办公室,先后评审4次。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1984年开始原国家计委陆续在中科院及高校建立了不同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基金委成立之际已有70多个。1988年,我国拟再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师昌绪的努力下,实验室建成后,国家计委委托基金委对实验室进行验收,国家科委则委托基金委进行评估,作为发放运行费的依据。经过复杂、长期的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审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数学天元基金”的设立
 
1987年基金委确定把数学作为重点资助学科之一,师昌绪负责召开一次由中外青年数学家参加的“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讨论会”。会上,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国务委员提出要成立“数学基金会”,并提出多方集资的具体方案。后经师昌绪等人努力,该提议由财政部拨款100万元,成立了由基金委数理学部管理的“数学天元基金”,极大地支持了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
 
支持中国碳纤维研究
 
2000年前后是我国碳纤维研发最困难的时期,许多单位退出了这一领域。此时,师昌绪决定“抓一抓碳纤维研究”。在他的争取下,2001年10月科技部决定设立碳纤维专项;2003年基金委批准碳纤维两个重点项目;2005年碳纤维项目被批准为国家“973”项目。这为中国碳纤维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创办两刊
 
在任基金委副主任期间,师昌绪推动创立了《中国科学基金》与《自然科学进展》两种刊物, 为科学基金工作者和科学家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走向世界
 
任基金委副主任期间,师昌绪多次代表基金委到加拿大、比利时、卢森堡、美、德、法等国科学研究资助机构访问,推动了中国科学界与国际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材料科学基础数据积累工作
 
基金委成立后,国家科委将“材料大气、海水、土壤腐蚀数据积累及基础研究”等重点项目一并推荐到基金委。当时如基金委不能立项,则“六五”恢复的此项工作又会终止。面对这种情况,师昌绪做了大量工作,从“七五”到“九五”一直将这项重要工作纳入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支持材料腐蚀网站渡过难关
 
上世纪科研体制改革之初,几十个材料腐蚀网站经费没有着落。为了便于材料腐蚀学科继续发展,基金委连续设立相关重大课题。此后,科技部又将腐蚀网站列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一部分。
 
(本报资料)
 
《科学时报》 (2011-1-24 A4 科学基金)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