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李晓林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0 7:38:7
在历史的天空播撒爱的种子

 
《郭守敬》,冯子章著,新华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定价:42.80元
 
□李晓林
 
提到郭守敬,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哦,名字好熟,他是干什么的来着?少部分人可能会想到天文学家,想到《授时历》,甚至想到月球上那座名为“郭守敬”的环形山,但是能想到的,总是抽象的称谓和高高在上的成绩。
 
可是,郭守敬这个名字,就只是历史书上一个名词解释的条目吗?他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也如史料上记载的那样波澜不惊吗?作为一个大蒙古帝国的汉臣,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回归人世的科学家,从一个温暖的励志视角看到一个真实的郭守敬。
 
郭守敬的一生并不传奇,然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三岁就失去父母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讲,都将成为人生中永恒的痛,但这也为他带来了三个本来素不相识的兄弟姐妹,其中的两个姐妹——格日娜和韩玉,一个是他的初恋,另一个则成了他的妻子,这两个女人不仅文武双全,更是对郭守敬一往情深,生死不渝。那个兄弟田牛,后来简直成了郭守敬的“兼职保镖”,时刻护卫着这个让忽必烈头疼的臣子。而这三个兄弟姐妹的出身又代表了元朝统一中国这一社会转型期的民族特点:格日娜是蒙古官员乌利升的女儿,父亲为国捐躯后,更成为了忽必烈的义女,大蒙古帝国的公主;韩玉的父亲原本是金朝将领,后来降宋,再后来降蒙;兄弟田牛,父亲曾是草寇,后来归顺朝廷。可以说,郭守敬身边围绕着的,是一个历史趋势中的各个方面,作为这个民族融合的中心点,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冲突。作者将这些矛盾冲突集中地建构在一个郭家大院里,既具有影视的场面感,又有利于展开叙述,在各个人物和事件之中游刃有余。
 
书中还有两个人物我很欣赏:一个是格日娜的母亲百灵,另一个就是一代明君忽必烈。
 
百灵是蒙古贵妇,不仅有良好的出身,更是以将军夫人和忽必烈情人的身份傲视京都名媛。但她不骄不躁,无论是面对自己的经历,还是女儿的感情,都能从大局出发考虑。为了报答郭家对女儿的救命之恩,她不但做主将跑马圈地来的土地归还给郭村的百姓,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郭家,帮助郭村的百姓。从田大壮的归顺,到韩杰的招降,百灵都亲自出马,凯旋而归。这个蒙古的贵妇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像天使一样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灵,让人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豁达、明理又美丽的她。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早在藩王时期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于学习中原文化,倡导“以儒治国,以佛养心,用汉人,行汉制”的治国理念,受到汉族官员的欢迎。元世祖确立中央集权政治,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让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从而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全国统一,初步奠定了国家疆域的规模,发展了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作为一个蒙古族君王,他固然热爱自己的民族,但他同时清醒地认识到部分蒙古族大臣,其中很多还是重臣、能臣,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平等以及推行汉制的重要性。所以,他一方面要贯彻民族平等的正确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官员之间的矛盾冲突,着实不易。本书在对忽必烈处理这类矛盾时的心理刻画得十分传神,无论是在对待胡媚的问题上,还是选择谁来修历这样的民族大业,他都能从大局出发,选择一个折中的方式,让两方面的人都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处,维持一个朝局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处理紫金山学派和阿合马的矛盾斗争时,无论是深夜探监看望郭守敬的不拘小节,还是对阿合马被刺杀后的及时处理,都表现了一位明君的智慧和谋略,是很值得读的精彩之笔。
 
这是一个被称为“只要粮薪,不要良心”的时代,任何一个对清廉官员的宣传,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总被人议论为“虚伪”。郭守敬是一个直来直往,不会像猫一样“绕与跳”的人,但是并不虚假,他做的每件事都是经过仔细考虑的,而不是出于义愤和虚伪。在面对昔日情人格日娜时,他能忍住勃发的情欲,在诱惑面前默念孔子的“非礼勿动,非礼勿视”。这不该被讥笑为没有胆量,在诱惑面前能克制住自己的人,绝不是没有胆量的,而是充满了信仰的强大力量。比如在和阿合马的斗争中,他时时忍让的态度虽然令读者在初读时觉得生气,但细细品味,正是因为他了解忽必烈的心理,才在忍让阿合马的同时给皇帝一个台阶,维持君臣关系的平衡。在修订《授时历》时,他三次修改天圆地方说的心理活动,都被作者仔仔细细地描摹,他固然眷恋这个美丽的世界,但经过反复思考,还是毅然选择了真理,这个考量,既有怕被后人耻笑的私心,更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用科学对愚昧发出的呐喊。郭守敬从不意气用事地和人以死相搏,而是抱着科学实验的审慎态度对待每一件事,书中的王恂说:只会走直路的人,永远到不了终点。在官场上郭守敬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但对待科学,他不仅会绕会跳,更坚信真理。郭守敬虽然没有所谓“会做官”需要的人事能力,却能凭借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他不会“做官”,却会“做人”。
 
此外,书中对婚礼、葬礼等宏大场面的描写带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涉及蒙、汉、金等多民族的传统习俗,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细致的描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临其境,感受中华多民族文化的博大魅力。
 
在历史的天空中,郭守敬并不像君王们那样如日中天,傲视群雄,却是一颗散发着温暖光芒的恒星,带给人坚定和踏实的力量。就像这本《郭守敬》,或许只是你身边浩瀚书海中的一朵浪花,但它是个温馨的存在,在历史的天空中播撒着爱的种子,给人无限的信心和力量。
 
《科学时报》 (2011-1-20 B2 科学 文化)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