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周熙檀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9 11:17:58
经济形势不轻松 企业发展向何方?





 
“ 2011年中国经济可能不是最困难的一年,也不是最复杂的一年,但也是不轻松的一年,不是歌舞升平的一年,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如履薄冰来度过的一年。”——经济学家汤敏
 
□ 本报记者 周熙檀
 
1月12日,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2011年新春团拜会在北京皇苑大酒店举行,与其说这是一次企业家的聚会,不如说是一场高峰论坛。原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代表、中国经济50人论坛重要成员汤敏先生,为民协会员做了一场精彩演讲,就当前经济及应对措施发表看法,并与企业家们形成互动。
 
开场之时,汤敏笑谈,面对大牌企业家,自己是“班门弄斧”,因为“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家对经济形势最了解”。他就2011年几个与企业相关的重要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世界经济问题会二次探底吗?目前还没有定论;第二,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大家觉得今年经济增长有动力,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三,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吗?今年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第四,如果世界经济不景气,下一步中国的外部市场在哪里?要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第五,如何进行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这在“十二五”的建议中提出,并没有引起社会太大的注意,但这很可能是未来设计改革非常大的思路上的变化。”
 
厦门迈世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赵剑青说:“我认为,下一个30年中国将会出现一大批在全球具有领导价值和领导作用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家可能既是政治家,也相当于全球的经济学家。”
 
民营科技企业在创业成功之后,随着规模不断扩大,眼界也必须放长远,对于经济形势,不但要会听会看,还要会分析。由此可见,中国民协团拜会以经济峰会的形式举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世界经济5年恢复期国内形势不可盲目乐观
 
“世界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猜测,世界经济这一次是不是百年未遇的危机,是‘U’型、‘V’型,还是‘L’型?现在看来整个世界经济是一个非常明显的‘V’型增长。如果说,在两年前预测世界经济可能出现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将近有10年时间经济都恢复不到危机前的情况,现在这个情况已经过去了。由于这次应对危机政策没有出太大的纰漏,特别是刺激经济计划快速拉动经济,这一次的危机应该说是非常漂亮的V型的反弹。”汤敏说,“但是,这一次的经济恢复是比较慢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大概需要将近5年左右的时间,世界经济才能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长时间经济才能恢复过来?第一是失业问题。这一次的经济恢复,人们称之为“无就业回暖”——经济回暖了,可就业不但没有改善,甚至还进一步的恶化。美国现在的失业率从危机前的5%上升为9.8%,是过去26年以来最高的,如果美国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美国所有深层次的问题,在短期内都得不到解决。
 
另一个问题是美国的房地产问题。这一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在房地产的次贷危机,而房地产问题还再继续恶化。去年美国没收的房子达到250万~350万套,甚至超过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2009年。没收回来造成银行的坏账不断攀升,另外造成很大的民生问题,现在美国将近有1/4的住房贷款都是资不抵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汤敏认为,现在看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还是有一些比较悲观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
 
而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汤敏表示不可盲目乐观,“第一,前年两万亿元、去年两万亿元,这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全部用完了;第二,去年房地产投资非常快,但随着一系列的打压政策,今年房地产的投资速度肯定会降下来;第三,去年实际上货币政策还是相当宽松的,而今年货币政策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要紧缩;唯一的亮点,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所以各级政府都会扩大投资。但从之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数据来看,第一年并没有这种效果。今年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唯一的一个能够让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实际上也是负面影响,所有的因素就怕叠加,但现在似乎就要叠加在一起。”
 
对于会不会有超过5%的恶性通货膨胀,汤敏认为今年更多的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水、电、气价、资源税的收取,特别是工资的上涨、粮食价格、食品价格的上涨等造成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新兴市场增长迅速企业国际化战略需有的放矢
 
赵剑青说:“下一个30年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要尤其注意中央的政策,注意国际局势,自己也要研判,国内局势的下一个10年。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国际化问题。目前在全球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企业是海尔、华为、联想,但是,他们只能算是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而不能算领导企业。下一个30年,中国还会出现N多的华为、N多的海尔,而且数量级肯定是10倍以上的。”
 
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国企业的出口急遽萎缩,大量企业转而开发国内市场。但是汤敏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紧缩、整个投资会回到原来正常的情况下,中国的内需今年不会太好。如果外需也不行,那么企业今年的压力是很大的。“从去年开始,实际上外需总体来说表现还是不错的,主要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所以,在未来的几年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会远远好于发达国家,巴西去年出口增加90%左右。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未来两年经济的预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平均在2%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达到7%左右。”
 
“最近我跑了几个非洲国家,就看到一些国家确实有非常大的潜力。像埃塞俄比亚,在中国心目中是很差的国家,但其过去5年中,平均的增长率达到11%,超过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率计划达到14%;政治也比较稳定,总理从1996年一直坐到现在,而且他是通过真正选举产生并受人民支持的。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关键是企业要去开拓,特别是国家要有很好的设计,通过基础设施把港口修好、路修好,然后把企业群带动出去。我们先找一两个国家试点,就能产生榜样的效应。”汤敏建议,开拓新兴市场,不能是企业单打独斗,大陆的企业要像台湾企业一样,一群群地抱团出击,这样才能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发挥优势、规避劣势。
 
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民协常务副理事长梁信军说,由于人民币在海外被升值,而在国内却一再贬值,企业可以从海外融资,然后投资于未来全部或者相当部分利润来自于中国的项目。用这种模式借外债投国内行业,过若干年再还外债,这样的方式就能赚到钱。另外,考虑到国内相当长时间人民币处于贬值的状态,企业一定要考虑资产配置如何抗通胀,包括土地、房地产等都是值得投资的。在投资和资产布局中得认真考虑,增加抗通胀的资产品种。
 
涨薪事成必然企业与员工利益如何协调
 
过去的一年,中关村大量企业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体会,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而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用来增加员工的薪酬待遇。即使企业因此已经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是,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依然感到不满足。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房价的飞涨和员工想要买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对此,万源企业集团董事长、总裁张晓崧表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对2011年、2012年的形势不是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可能存在很多的变数,经济和社会的很多矛盾都有一些酝酿,比较激化。“比如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造成的矛盾不是短期内能够消除的。”张晓崧说。万源有几个普通员工,月薪大概在五六千元左右,在去年一年之内陆续离职。离职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北京买了房子,一套房子的总价大概在三四百万元,一个月要还的利息就是1万多元。如果他们在企业继续工作下去,薪水根本无法负担房子。一些员工辞职之后选择创业,但是,创业本身是买房之后的又一重巨大的风险,能否赚钱未知,还可能把攒的本钱都给赔了。
 
在会上,有人提出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会怎样,张晓崧回答说:“如果中产阶级定位成白领,他们将很艰辛,未来多少年都是最困难的。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只有大幅度涨薪。涨薪不是说涨一倍、两倍,我认为得涨到五六倍才基本上能够承受现在的房价。中国白领的工资是美国平均工资的1/5~1/6。而我们现在的房价,尤其是大城市的房价,超过美国,至少跟美国房价持平。在美国旧金山、硅谷很好的位置,买一个300平方米的别墅大概需要花费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而我们在北京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公寓,价格比这个还要高,或者至少相当。”
 
梁信军分析说,中国很多城市住房严重供大于求,比如杭州、深圳、无锡,未来房价必然会下跌。但是北京、上海是中国少有的两个连续8年住房供小于求的城市。换句话说,这两大城市房地产8年来是在消化库存的,所以库存是不断减少的,所以,北京的从业者很难看到房子跌价的一天。
 
由高房价所带来社会矛盾正在激化,表现在企业层面,眼下是人才流向二三级城市。矛盾如何解决?涨工资是势在必行。但是涨薪和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资源不公平和承受的巨大发展压力之间,是有矛盾的,“这些矛盾确实需要有一个顶层的总体设计和考量,而且一定要真正地站在让利于民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才能逐步使我们社会在有了30年发展的成绩之后,再有一个良性发展的30年。”张晓崧说。
 
依托上下游资源企业规模化要健康共赢
 
梁信军说:“复星高科技集团税后利润达到50亿人民币,下一个目标希望达到100亿元、200亿元的税后利润。什么样的行业能够容纳200亿元利润的企业存在?我的上下游起码得有两千亿元利润的行业,才能容纳我200亿元利润的企业存在。”
 
梁信军提出的这道题值得所有民营科技企业细细思量。一个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企业,必定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企业,他依托于一个完整的产品链、产业链、资金链等,那么,如何在整个经济链条中实现企业的发展,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梁信军讲到了两家让他深受启发的企业,一个是中测轮胎,一个是娃哈哈。娃哈哈的老板宗庆后跟梁信军强调了他一贯的观点,就是,“我要好还要让你好”,既不克扣上游,也不克扣下游企业。在汽车产业、IT产业等很多产业的发展中,厂商通过克扣上下游企业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是通行的惯例。但宗庆后认为,“如果上下游的企业不肥不壮,我就壮不起来。”无论是娃哈哈,还是中测轮胎,在企业遇到问题时,经销商都会群策群力拥护。“如果企业要做得强壮、有竞争力,就要让跟你有关系的企业也有分享价值。如果把你的上游、下游都养得肥肥壮壮的,你也会变得更加强壮。”梁信军说。
 
借此,他建议,企业家的心理和心态要健康,不要一家独大,要容得了人家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心态就不会出现恶性竞争的案例。企业要为商业的生态健康做出贡献。什么叫商业生态健康?每个企业有充分的责任和义务为我们所在的环境做出点事,不能总是把商务环境的优化责任推到政府身上。“企业应该关注整个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包括我们的上游,包括我们的下游,包括我们的竞争合作对手,包括我们的竞争用户。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不把责任推给别人,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的商业环境就会一天天得到改善。”他说。
 
“民营企业家梁信军的建议非常好,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不要觉得一切都好了,不要沉溺于享受生活,要有责任意识,要为推动中国经济的环境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四通集团董事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民协理事长段永基说,“去年温家宝总理连续8次提到了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推进,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也会得而复失。汤敏教授从经济角度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资源配置中的市场改革,或者说资源配置中的机会均等,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的不均衡是造成国家财政大大高于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这也正是温家宝总理讲的加强体制改革,不改革就会倒退回去的原因。”
 
“今年中国经济可能不是最困难的一年,可能也不是最复杂的一年,但也是不轻松的一年。一个是世界经济还有很多的变数,第二是中国经济本身从短期来说宏观经济也不是那么高枕无忧;从中产来说我们需要大大地提高结构性的改革,特别是收入分配的改革,是所有改革中的核心。这个改革,到底对整个经济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企业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所以今年肯定不是歌舞升平的一年,是需要政府如履薄冰来度过一年。希望大家明年的今天能够很好地聚集在一起,说我们这一年过得还不错。”以汤敏的这段结语来结束文章,希望所有民营科技企业的2011年过得更好。
 
《科学时报》 (2011-1-22 A2 社区)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