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主要建筑、景观及主要道路第一批命名方案》正式发布。邢台的达活泉、沧州的铁狮子、唐山的曹妃甸,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河北邢台人)以及我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詹天佑负责修建了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各地市的标志性景观和当地历史文化名人落户河北科技大学,为该校新校区文化景观注入了新的内涵。
此次河北科技大学公布的新校区首批命名方案确立了13条校园主要道路、17个校园景观以及生活区和主要建筑的名称。其中,河北省11个地市的标志性景观成为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主要道路的名称,13个主要道路中的12条道路基本对应了河北省各地市的地理方位,并且每条路基本呼应了周围景观的特点,依次为柏坡北路、柏坡南路(石家庄市),铜雀台路(邯郸市),衡水湖路(衡水市),达活泉路(邢台市),热河泉路(承德市),大境门路(张家口市),第一关路(秦皇岛市),曹妃甸路(唐山市),铁狮子路(沧州市),侍郎房路(廊坊市),莲花池路(保定市)。
作为科技大学,该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质在命名中得以体现。该校将一个广场景观命名为“守敬园”,以此激励学生在科技的道路上永葆科学严谨的“守敬”态度,不断创造骄人业绩。以中国近代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之名命名学校的另一个园区景观,契合了学校“工科背景”的历史发展渊源。
“作为一所省属骨干大学,在命名中体现河北的文化元素,就是要使师生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对命名方案这样解释,“吸纳优秀的历史文化元素,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才能构建出凸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的校园文化。”
近年来,在“和谐而有活力”文化建设总目标下,河北科技大学致力于“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的环境文化建设理念,给校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灌注故事,赋予内涵,力争使校园环境建设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看到校园里这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称,我们既喜爱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园,也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河北文化的博大精深。”该校文法学院2010级社会活动专业孙亚珍同学如是说。(高长安 潘立勇)
《科学时报》 (2011-1-18 B2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