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刘丹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6 21:47:30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报告预测:
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43亿吨标煤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
 
□本报记者 刘丹
 
2011年1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发布了《“十二五”中国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和《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两份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3.1亿吨标准煤,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
 
单纯设定能源消费上限并非良方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庞大的能源消费量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一大困扰。
 
2011年伊始,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将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煤炭的消费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被视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一剂良方。对此,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认为,相比单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现阶段更应该关注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并以此作为衡量节能的指标。
 
“简单对能源消耗总量进行控制和设定,我个人认为是不科学和不全面的。现阶段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能源效率问题,在社会发展合理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能源效率,重视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并以此作为衡量节能的标准。”魏一鸣告诉《科学时报》。
 
“一定范围内,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能耗两个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为此,未来我国要在实现单位GDP能耗快速下降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面作好权衡。”魏一鸣说。
 
展望2015:能源总量增长 结构调整
 
魏一鸣团队发布的《“十二五”中国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分析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尽管‘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指标不会设定得很高,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仍将高达9.7%。”研究中心廖华博士告诉《科学时报》,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7000美元。
 
报告预测,“十二五”时期能源需求年均增长5.7%。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6.3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1亿吨标准煤,全社会发电量5.5万亿千瓦时,三个指标值均位居世界第一。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3.15吨标准煤,人均用电量达到4000千瓦时,两个人均指标均超过世界人均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生产重心将继续西移,新疆、陕西等地区在全国能源供应中的地位继续增强。
 
报告预计,2015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36.4亿吨,原油将超过2亿吨,天然气将大幅增长近2000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趋势将日益显著,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消费比重将提高至11%。”廖华说,“巨大的市场容量将带动能源技术革新,届时我国将有更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报告分析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GDP能耗降速略有趋缓,五年将累计下降17.0%。
 
单位GDP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20.7%;按2010年碳强度计算,2015年少排放了24亿吨二氧化碳。201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将达6.7吨,为美国人均量的三分之一。
 
廖华指出,2005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将累计下降33.8%,相对于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将达67%~78%。“到目前为止,我们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减排任务,但这不意味着‘十三五’减排难度的减小。”廖华说,“由于碳减排潜力下降和减速趋势,要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减排任务,我们仍要继续付出巨大努力。”
 
廖华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净进口将持续增长,但对外依存度在继续下降,我国能源供应保障并未减弱。
 
报告预计,2015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超过15%,净进口煤炭约2.4亿吨,石油约3亿吨,天然气近100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第一大煤炭净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尽管油气进口大幅增长,但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进口来源的分散化,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并未因此而减弱。”廖华说。
 
2011年全球石油价格继续高企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报告分析认为,2011年全球石油供需总体平衡或稍趋紧,基本面支持油价上升。在全球经济缓慢上升,世界政局相对平稳的情况下,2011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应该会超过2010年的水平,增至85~95美元/桶之间,实际油价将围绕平均价格宽幅震荡,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如果秋季遭遇强烈飓风或冬天出现寒潮来袭,或者伊朗核问题事件突发,国际油价在2011年可能突破100美元/桶。如果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恶化,国际油价在2011年可能跌破80美元/桶。
 
报告还展望了“十二五”期间国际油价的变化趋势,指出“十二五”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在震荡中保持上涨态势。如果发生重大经济或政治突发事件,也不排除油价突破2008年历史高位的可能。
 
报告认为,由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导致石油消费需求迅猛增加,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攀升,至“十二五”期末,可能达到60%~65%,而且我国石油进口基本上是现货交易,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冲击将进一步扩大。
 
《科学时报》 (2011-1-17 B1 低碳能源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