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张兰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13 22:4:26
古诗中的“腊八”
 
■张兰芳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而这个月的初八则是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从古到今,历代诗人都在这个节日抒情作诗,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有关腊八的诗《腊日》,诗中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这首诗是唐朝至德二年(757)杜甫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所作,诗中所见,往年的腊八天气还很冷,而今年腊八气候温和,诗人高兴之余准备回家饮酒度良宵,但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考虑不能随便走开。
 
宋代开始,民间盛行喝腊八粥的习俗,大诗人陆游曾经写过一篇《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描写了腊八时节的食粥场景:“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描绘腊八这天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牛经过的痕迹。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开始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感觉到清新美味的气息。
 
明清两代,民间盛行过腊八节,吃腊八粥,清代书画家李福曾经写过一首《腊八粥》的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此诗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以及其制作的方法,同时又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各类场景,内容可谓详尽,寓意较为深刻。
 
不仅民间,清代皇族也会过腊八节,食腊八粥,清朝的道光皇帝写过一首《腊八粥》,诗云:“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由此可见,皇家多么重视腊八节,腊八粥也是这一天必需的食物。
 
古代描写腊八的诗歌还有很多,保存至今的估摸有上百首。不过如此浩瀚的古诗,首首精彩,篇篇美妙,更让人感觉绝妙之处便在于诗人们同写一个题目,内容各异,却不雷同。或许,这正是他们所处不同时地,各见诗情,独自吟就而成的千古不朽的绝唱吧。
 
《科学时报》 (2011-1-14 B3 科艺天地)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