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传学》
野草莓基因组序列测序完成
林地草莓(Fragraria vesca)也称为野草莓,如今,科学家们测出了这种草莓的基因组序列,新成果发表在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
林地草莓是一种原生植物,遍布于整个北半球地区,人类食用这种草莓有相当长的历史。林地草莓植物生长出小而果汁丰沛的草莓,为人类所广泛培植,直到大大约250多年前,这种草莓被更大的花园草莓(Fragaria X annassa)所替代。
国际草莓测序联盟所报告的野草莓基因组序列,应该能够成为草莓类的一种参考基因组。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
驯服RNA的毒性
在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靶向特定疾病相关基因产物的方法。用于靶向特定疾病的方法也可使导致疾病的基因沉默。
I型强直型肌肉萎缩症(DMI)是一种多系统失调疾病,会影响到骨骼、平滑肌和其他关键系统。这种疾病是因CTG在DM蛋白激酶基因上发生扩增突变所致,蛋白激酶出现在信使RNA上,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变异的DM蛋白激酶在RNA上含有许多扩增的CUG副本,并以一种可与细胞核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折叠,形成稳定的RNA-蛋白质聚合体。I型强直型肌肉萎缩症的治疗战略是反复用合成RNA分子中和毒性RNAs的持续表达。为了避免这种局限性并触发长期疗效,Denis Furling和同事研制出一种最优化序列来靶向RNAs。这可引发特定致病DM蛋白激酶信使RNAs的降解,而不会影响到原生型DM蛋白激酶产物。
《自然—化学生物学》
过氧化氢有益于干细胞
通常情况下,活性氧簇(ROS)与某种病理状态相关,如癫痫、中风和神经退化性疾病。在1月在线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在成人海马区的大脑干细胞中发现了有益的活性氧簇产物。
Christopher Chang和同事合作,用一种新型荧光指示剂显示:在酶Nox2的活动过程中,大脑干细胞中产生了活性氧簇过氧化氢。这种过氧化氢调控了信号蛋白质Akt,Akt与正常细胞的增生有关。
缺失Nox酶的个体会发生活性氧簇呈现认识缺陷,人们因此会认为活性氧簇有毒。新研究挑战这一观点,指出大脑中丰富的活性氧簇并不是完全有害的。
(王丹红/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科学时报》 (2011-01-05 A4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