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二磷酸盐类药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抑制骨吸收和改善骨骼微结构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结构,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口服二磷酸盐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胃灼热、恶心等,这可能是因为药物中所含氨基对消化道刺激所致,该类药物应禁用于食管炎、食管溃疡及糜烂和吞咽困难的患者。为了减少胃肠道反应,近年来专家建议患者不必每天都要用药,可采用每周2~3次(阿曲磷酸盐或阿伦磷酸钠)或每月3~4次(伊班磷酸盐或利塞磷酸盐)的间隔用药方法。其余一些少见的副作用为流感样综合征和肾脏功能损害等,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时停药并给予相应处理。
二磷酸盐注射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给药速度,并在首次静脉给药时加强临床观察。资料表明:二磷酸盐首次静脉给药约有近20%的患者出现急性期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肌痛等流感样症状,应考虑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另外,在静脉给药(帕米磷酸钠或唑来磷酸二钠)时必须减慢滴速,每次给药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以防止给药速度过快引起肾毒性反应的发生。如果患者血钙偏低,最好是先补钙,待血钙水平恢复正常后再用二磷酸盐药物,以防引起低钙血症而致肌痉挛、抽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魏开敏)
《科学时报》 (2010-12-24 B4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