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郑培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2-3 9:15:13
纪念胡秋原诞辰100周年
胡秋原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纪念胡秋原诞辰100周年胡秋原学术思想研讨会”于11月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中心、曲阜孔子书院、走进崇高研究院、中国秦文研究会等单位主办。来自北京、武汉和海外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组委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曲阜孔子书院院长李敏生致开幕辞,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徐维国主持了会议。
 
李敏生在致辞中说:“举办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就是学习胡秋原先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学习他高尚的品德。我们这样说不是溢美之词,而是胡秋原先生走过的百年人生历程得出来的。胡秋原的人生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中,在每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他都走在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最前列。季羡林先生曾在我主编的《胡秋原政治文艺哲学文选——中华心》一书题词中指出:‘胡秋原先生是我最敬佩的中国学者之一,他努力促成祖国海峡两岸的统一,批判台独分裂祖国的谬论,他竭尽全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为中华人民立了功。’季先生的评价阐明了胡秋原是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胡秋原的学术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他高尚的品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的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超越传统的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走进崇高研究院代表、原解放军报副总编辑杨洪立将军,原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伦理学家刘启林,科学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刘洪海先后致辞,指出了今天研讨胡秋原学术思想的重要意义。
 
研讨会上,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墨教授,民革中央老领导贾亦斌的代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贾维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树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家龙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沈司亨教授,武汉大学哲学院谢远笋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聂振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全荣教授,武汉大学哲学院介江岭硕士等,相继就胡秋原的学术贡献、人格魅力,以及胡秋原对罗素的逻辑学和哲学的研究及贡献、胡秋原的抗战文学、胡秋原与当代新儒家、胡秋原的美学观点、胡秋原三大尊严学说的意义、胡秋原的儒学观等专题进行了演讲。
 
胡秋原(1910~2004)是台湾知名政论家、中国统一联盟荣誉主席,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他是湖北黄陂人,出身于农村知识分子家庭。1928年,他18岁时,其处女作《日本侵略下之满蒙》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该书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自甲午战争以来侵略中国的野心和历史。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上海遭到十九路军的爱国将士顽强抵抗。胡秋原执笔为上海文化界起草了《中国著作者为日军进攻屠杀民众宣言》。1945年8月抗战胜利,胡秋原上书蒋介石,并面斥美国特使赫尔利,反对苏美英的雅尔塔协议侵犯中国利益(包括容许外蒙独立),而被蒋介石撤销了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的职务。胡秋原在台湾创办的《中华杂志》,一直强调中国人要团结。1988年9月,胡秋原由美国赴中国大陆探亲访问,受到李先念、邓颖超的接见,被称为“两岸破冰第一人”。回台湾后,被李登辉“开除”国民党党籍。胡秋原在“台独”势力极为嚣张的时刻,成为首位公开前往大陆的“民意代表”,公开支持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胡秋原不仅是台湾学者为祖国统一而奋斗的伟大旗帜,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涉猎广泛,对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历史学和社会学都有精深的研究。他一生著述三千万字,其中对中西文化的研究除涉及文学、政治、经济、哲学、历史以外,还有农、医、理、化、工程、天文、历法、度量衡、书法、文字、建筑、雕刻、绘画、宗教、税制、刑法等许多方面。
 
与会者一致表示,我们纪念胡秋原先生就是要铭记他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习他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学习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为实现祖国的统一而继续奋斗。
 
胡秋原的长女胡采禾博士出席了会议并致谢辞。
 
(本报记者郑培明/摄影报道)
 
《科学时报》 (2010-12-03 B1 科学与文化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