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朱汉斌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2-3 9:15:13
王汉有:德高草成丹 艺精茶胜药
——广东省海丰县有记养生茶业有限公司创新纪实

王汉有(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黄清凤/摄

王汉有及其研制的有记益生茶。朱汉斌/摄

广东省海丰县有记养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汉有在彭湃像前留影。朱汉斌/摄



 

 
2010年11月,有记公司顺利通过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GB/T 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有记益生茶”系列,经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中心批准,获准使用安全饮品认证标志。
 
记者手记
 
近年来,广东省汕尾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大大刺激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专利申请量增幅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靠前,2009年增幅更是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10月上旬的一天,记者到汕尾市采访科技创新情况。在汕尾市科技局副局长叶汉汆的引荐下,记者采访了以拥有发明专利技术为荣的海丰县有记养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汉有。王汉有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只有自身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将生存权和竞争力牢牢地握在手中。
 
2008年,在惨烈的金融危机中,王汉有历时8年发明创造的“一种益肝凉茶及其制备方法”横空出世,成功研制出民间中草药制品“益生茶”,填补了我国茶叶状凉茶的空白。三年来,王汉有不断从专利实施中尝到甜头:其原创技术及专利产品广泛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公司更是从默默无闻的行业无名小子,迅速成长为中草药养生茶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王汉有为人豪爽且值得信赖,言谈举止中洋溢着学者的睿智和思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汉有1986年在海丰县城开办有记民间百草堂至今,用祖传秘方和民间验方主治内科和各种奇难杂症,为当地不少患者治愈了各种疾病。“德高草成丹,艺精茶胜药”,这是王汉有20多年来的人生感悟,亦是他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 朱汉斌
 
广东省汕尾市海陆丰地区是革命老区,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定的全国13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彭湃、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马思聪、钟敬文、柯麟、谢非……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诞生于海陆丰这块神奇的土地。
 
王汉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海丰人,发扬和继承了彭湃同志“敢为天下先”的奋斗和创新精神。作为民间中草药医师,20多年来,王汉有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技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信赖和赞誉。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王汉有发明创造出“一种益肝凉茶及其制备方法”的独家技术,开始了从民间中草药医师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三年过去了,如今在海陆丰,王汉有及其以自己肖像注册成商标的“有记益生茶”这一品牌的事已是家喻户晓。
 
厚积薄发成正果
 
时间定格在2008年7月17日。
 
这一天,对于王汉有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是日,他郑重地将自己历时8年发明创造的科技成果“一种益肝凉茶及其配制方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发明专利技术的申请。
 
为了这一天,王汉有饱尝了失败、挫折的滋味。8年来的潜心研发,他结合长期的实践,对祖传秘方和民间验方进行了完善和发展,经过对产品配方的反复调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终于发明出“一种益肝凉茶及其配制方法”,并独家研制出我国首个养肝护肝类非苦寒制剂茶叶状产品。王汉有将其命名为“有记益肝茶”(今年改名为“有记益生茶”)。
 
王汉有介绍说,“有记益生茶”以药食同源的多种天然植物相思藤叶、杭白菊花、罗汉果花、葛根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中医辩证的配比原理,运用高科技提纯工艺,结合返朴归真的制备方法,排除一切毒性物质,通过筛选、除砂、干洗、吸尘、杀青、揉捻、高温杀菌、浓缩液渗透、冷热温控等工序精工秘制而成,具有显著的益肝润肺滋肾的茶疗特点。
 
有专家表示,“有记益生茶”的研发成功,解决了此前护肝类凉茶皆用苦寒制剂的不足,填补了益肝凉茶类的一项空白。过去,人们无论服用中药(或滋补药),还是其他食疗产品,都要通过煎药或炖制的过程来完成。显然,这一过程耗时长,很麻烦。另一种办法是买中成药(浓缩丸、胶囊)、冲剂(颗粒、晶块)。然而,这些东西给大众的感觉是药物,并且难解决口感不好、存在副作用的问题,故消费者不喜欢长期服用。
 
据介绍,“有记益生茶”最大的突破就是产品的性状能够继续保留作为配方原料的植物叶子的原状(如原生态类型产品)以及茶叶状(如浓缩型产品),其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做到作为配方原料的植物叶草的有机物质和活性分子没有受到破坏,打造一种方便饮用(开水一冲即可饮用)、口感好、无副作用、消费者喜欢又可以天天当茶饮用的茶疗产品。
 
王汉有认为,“有记益生茶”受人们青睐,是因它顺应了当今的“主流病”,特别是对“三高”人士,如脂肪肝、酒精肝、胆固醇高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等,饮后有明显的改善和抑制效果,又适合情绪紧张、饮食失调、烟酒过度或在空气相对污染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群饮用。
 
业内人士表示,继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有记益生茶”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即泡即饮型”新一代养生茶,有望成为饮品市场的新亮点。
 
鉴于王汉有对传统中草药研究的特殊贡献,今年10月,“有记益生茶”系列产品被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和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特产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推选为广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
 
王汉有其人其事
 
王汉有,1958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可塘镇金钱埔村一个农民家庭。
 
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王汉有的左腿突然患了一种叫做深肌脓肿的病症,从上肢串到了下肢,幸亏当时从外乡来的接生婆懂得一些偏方,上山采摘草药为他治疗,病情才得到控制直至治愈。从此,王汉有便与民间中草药结下不解之缘。
 
谈起小时候的这场病,王汉有至今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因为家穷,王汉有十岁才上学。尽管如此,王汉有还是很高兴。“上学读书,多好嗬。”不久,金钱埔村来了一个知识青年,这位来自汕头的知青叫姚立忠,他家是个中医世家,既会把脉看病又会武术(太极),人也很善良,深受村民欢迎。王汉有也十分喜欢这个大哥哥,一有空就黏着对方教他武术什么的。姚立忠也很乐意,他教得很认真,王汉有学得也很刻苦。就这样王汉有度过了几年快乐而美好的童年时光。“他是我的人生导师,这一辈子我都非常感激他!”
 
然而好景不长,小学毕业后,王汉有因家境贫寒而被迫辍学。无奈之下,王汉有只好四处寻师。不管打工的日子多么艰辛,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中草药、特别是对民间秘方的探寻和研究。工作之余,王汉有就啃那些苦涩难懂的中草药书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中医入门》、《药性赋》、《汤头歌诀》及中医辩证等基础理论。他还专门跑到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一边打工一边拜师请教,结识了不少江湖上的名医。
 
1982年,王汉有在福建省宁德市认识了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李德清,并师从他整整两年学习了如何辨认中草药气味、功效等。在老中医的悉心教导下,王汉有进步很快,通过刻苦学习,对1000多种中草药的性状、味道、功效等都可以信手拈来,从容而答,如数家珍。之后,王汉有又到四川重庆跟一位徐志有大师学习经络、推拿、点穴等医术。值得一提的是,王汉有在重庆还意外收获了爱情。1986年,王汉有告别了在外飘泊的日子,从四川回到了家乡海丰,并在县城开办有记民间百草堂,从此开始治疗民间疑难杂症。
 
今年5月20日,《汕尾日报》在第三版报道了王汉有事迹。该报记者郑冰利在文中细致地描述了王汉有救人治病的生动故事。
 
海丰龙山准提阁的一位住持,几年前患上了一种民间称之为湿毒下注的皮肤病,痒起来十分痛苦,她四处求医未见好转,后来用王汉有开出的中草药偏方,经过一番浸、洗、敷、吃,病情大大好转直至痊愈。
 
1996年,王汉有居住在重庆的岳母中风住进了医院,但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还瘫痪了。王汉有和妻子赶到重庆时,岳母已被接回家里,家人要求王汉有想想还有什么办法为老母亲治疗。经过王汉有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岳母竟能慢慢站立起来,这样的治疗效果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于是乎,重庆的亲戚朋友都希望他能留下来行医,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回到海丰。
 
2003年,王汉有在中山居住的姑父也同样中风住进了医院,治了一段时间不见好转,此时家人提醒他说,何不请王汉有过来看看?在医院的专家教授面前,王汉有开出了他的治疗方案,经过专家们的讨论研究,一致同意试用他的方法,结果又真的被王汉有治好了。之后,该医院提出聘请他在门诊行医,待遇优厚,但王汉有婉拒了。
 
在20多年的中草药研究生涯中,王汉有慢慢发现,自己医术再高,每天看病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怎样才能帮助更多的患者呢?王汉有想到了自己熟悉的中草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利用中草药研究出一种新的中草药制品来造福社会。
 
于是,王汉有结合长期的实践,潜心研究,不断试验,经过无数次实验室小试和车间中试,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在2008年确定了“益生茶”的生产配方和工艺,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经过近两年的试产、试销,广大客户对王汉有研制的“益生茶”好评如潮。王汉有觉得批量生产时机成熟,于是选择在2010年3月15日这个特别的日子,成立了海丰县有记养生茶业有限公司。
 
对于王汉有成功创业的故事,除了《汕尾日报》报道外,汕尾电视台、海丰电视台均有报道。
 
创业源自于创新
 
作为民间中草药医师,王汉有更清楚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公司产品安全,他不惜斥巨资在莲花山脉承包了近600余亩用来种植原材料,目前100多亩的种植基地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作为“粤东第一峰”的莲花山素有“世外桃源”美誉,这里风景俊秀,泉水淙淙,奇花异草,珍禽走兽,古木参天,怪石林立,气候宜人。
 
今年11月,有记公司顺利通过了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中心和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严格的考核和评审,分别获颁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中,“有记益生茶”系列,经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中心批准,获准使用安全饮品认证标志,成为我国中草药养生茶行业首个获此认证的企业。
 
据了解,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中心是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依法注册成立的中国饮品行业唯一的饮品安全认证机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头等大事。安全饮品认证已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医生诊病时的视、触、叩、听等基本要素,使王汉有非常重视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掌握知识、透彻分析、对症下药……公司原材料种植基地一律使用有机肥并坚持不使用农药的原则,使产品的原材料安全无公害,质地有保障。产品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加工后的原料残渣一律进行回收,运回种植基地作为有机肥,为植物成长提供助长肥料,实现“零”污染物排放。
 
做最好的中草药养肝养生茶这句话时常挂在王汉有的嘴边,也成为有记人的坚定信念。公司成立伊始,就确立了高科技创新型的绿色企业发展之路。为确保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不遗余力地加大科研投入,以保持“有记益生茶”系列专利产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有记公司,“诚信、创新、高效、健康、和谐”的企业宗旨成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动力,以优良产品为基础,以更优质的产品、更完美的经营服务回报社会各界。王汉有追求的“德高草成丹,艺精茶胜药”的企业理念更是深入人心,成为有记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行动指南。
 
“要出高品质的产品,就要有高素质的人才。”王汉有告诉记者,一个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取决于人才。无论市场如何竞争,人是无法拷贝的,所以建立起一支具有开拓、创新、勤奋、务实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近年来,在“有记益生茶”的基础上,王汉有先后研制出的“舒压茶”、“恒糖茶”、“养颜茶”等食疗与保健产品也将问世。过去人们饮茶一是休闲二是解渴,现在有了“有记益生茶”,既休闲解渴,又能保健预防疾病,实现了茶饮习惯的全新突破,实现了茶文化在原料、工艺、口味和功效上的全面提升。
 
一位当地的机关领导在饮用了一段时间“有记益生茶”后,感觉很好,从此经常把它当做礼品送人,使得益生茶一传十,十传百地热销了起来。目前,“有记益生茶”系列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都有销售,部分产品还远销到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今年4月,有记公司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信息服务站,成为汕尾市首批35个重点建设单位之一。
 
维权扶优辨真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记益生茶”系列专利产品因其创造性的养肝功效而走俏市场,使得王汉有名声大振,企业所要的知名度不期而至,无需广告推动,生意就红红火火做了起来。
 
然而,像不少名牌产品一样,王汉有不得不面对少数不法厂家竞相侵权的困扰。自2008年12月24日,“一种益肝凉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开以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该知识产权产品。王汉有表示,其原创技术从未授权给任何商家厂家生产。他认为“有记”系列产品属于原创技术专利产品,完全可以培育成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为对消费者高度负责,今年8月,王汉有只好忍痛更换了全新的产品包装。新包装产品名称为“有记益生茶”,执行标准是:Q/HFYJ1,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QS4415 1402 0105。同时,他也郑重提醒消费者注意:凡是有记生产的产品,都贴有发明人王汉有肖像镭射防伪标签,消费者可通过拨打防伪电话查询检验20位数的防伪号码是否为正宗产品。通过鉴别产品真伪,自觉维护消费权益。
 
“其实,市场上同类产品无论仿制多好,还是达不到有记正宗产品那样的口感和功效,这是因为产品秘方和原创技术仍牢牢掌握在我手中。”王汉有得意地说。
 
这也难怪,“有记益生茶”是王汉有历时8年厚积薄发研发出来的专利产品,是他20多年医德和医艺高超的结晶。一个不懂医艺之人,怎可能一夜之间搞出益生茶产品?
 
“一味地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通过发明创造研制出自己的专利产品,才会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王汉有如是说。据了解,目前在广东、福建,根据其“一种益肝凉茶及其制备方法”公开的主要配方仿制及仿冒的产品有十几种,仿冒“有记”商标销售更是花样百出。
 
修身治企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这历来是为君子所推崇之处世哲学。作为一名民间中草药医师,王汉有同样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信条。他秉承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办企业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回报社会,感恩奉献。
 
王汉有十分推崇《弟子规》。他说,《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学者李毓秀所作,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与规范。王汉有不但自己学《弟子规》,同时还让自己的孩子学。他说,《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
 
在公司,王汉有还经常组织员工聚集在一起观看《弟子规》讲座的国学视频,进行集体学习。“我们做企业的一定要恪守诚信,讲究‘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坚决不吹嘘,不作假!”
 
据了解,王汉有是海丰龙山准提阁传统文化中心的嘉宾代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与当地一些学生分享他对《弟子规》的领悟。
 
王汉有经常告诫员工,衡量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要看企业的规模大小,而且要看这个企业给行业带来什么新的东西。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着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是推动有记在新的领域里迈向成功,不断超越自我的强大的原动力。
 
今年9月5日上午,汕尾市区慈云山广场热闹非凡,由共青团汕尾市委、第16届亚运会汕尾赛区协委会人力资源处主办,海丰县有记养生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第16届亚运会汕尾赛区城市志愿者共建文明、低碳、绿色家园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王汉有是此次活动的承办人。他在现场激动地说:“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繁荣和谐进步的责任;作为一名企业家,积极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是一种幸运和骄傲,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时势造英雄。企业家及其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无论是成功,还是失意,王汉有永远都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因为他知道,创新的路上,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更大的理想。
 
《科学时报》 (2010-12-03 A2 要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