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情与无畏——从女工到Google台港业务总经理》,张成秀著,九州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8.80元
《真情与无畏——从女工到Google台港业务总经理》是一本非同寻常的励志书。书中触动读者的不是这位作者如何荣升的职场经历,而是她背后的家庭故事,平实的笔触所勾勒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本报记者 杨新美
《真情与无畏》在台湾一经出版,迅速荣登台湾最权威的图书排行榜——博客来总榜第1名和诚品第2名。一年间,图书再版印刷近30次。日前由青豆书坊引进、九州出版社出版简体中文版。10月24~27日期间,本书作者张成秀从海峡的另一岸踏上大陆的土地时,便开始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北京各大高校和中关村图书大厦开始为期四天、两个主题的讲座。
张成秀如何缔造了励志书的奇迹?
台湾知名作家王文华评价说,“真诚”是本书的风格,“家庭”是本书的内容,而她的写法和Google的首页一样:简单、坦白,一搜寻,一览无遗。张成秀的志愿和外商公司的经验,虽然为大家津津乐道,却不是她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她最精彩的部分是生老病死,和一个人在面对家人生老病死时,如何表现出她最美好的一面。“我合上书,第一件做的事,不是打电话给成秀,而是打给我妈妈。成秀,谢谢你用一个精彩的故事,提醒我们这个人生最简单、却最难做到的道理。”
非同寻常的励志书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出生在优渥家庭的张成秀,童年时经历了家境巨变:父亲经商失败而跳楼自杀,二哥因承受不了社会压力而精神失常,家庭陷入困苦不堪的境地。而正是生活的艰辛磨炼了她,让她的人生履历表从一个生产线的电焊女工,跳跃到台湾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再到斯坦福的MBA,跻身外企公司主管,后来又成为Google台湾暨香港区业务总经理。而正值张成秀事业初成时,不料,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母亲在7年前却因意外车祸成为了只是一息尚存的植物人。
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张成秀惊醒,自己有很多感谢要对母亲说,于是她重新拾起了在困苦日子里母亲一人如何笑着挑起养家糊口的重任的记忆,讲述了自己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如何成长起来并实现自己的梦想,记录下了在母亲车祸后自己的心情和遭遇,诉说自己对母亲唤不回的思念和遗憾……
多年来,这些文字一直藏匿在张成秀的心中,因此这本《真情与无畏》几乎是一气呵成。“能够出版这本书,把一些隐藏在记忆幽微角落中刻骨铭心的片断分享出来,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治疗,更是一个大和解的过程。”张成秀在作者序中写道,特别有某些段落,说也奇怪,就跟看电影《梁祝》的十八相送一样,每看必哭。如:《创新的种子》中陪母亲到河边洗衣这段,《我最怕穿的那双鞋》的最后一段,还有讲父亲的那两篇。
李开复评价说,书中的文字轻盈,情感却真挚而厚重,像是幽谷深潭中平静的水面,舒缓、澄澈、含蓄而深远。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张成秀和她母亲之间的欢笑和泪水,理解和包容,期望和担当,体贴和关爱……正是这些真挚而细微的情感中间,包含着无比深奥的人生哲理,蕴藏着值得我们永远回味的生命智慧。
母亲的人生智慧
看完《寻找成就动机DNA》和《通过Google13关面试的13个心得》两篇文章后,当你理所当然地以为,《真情与无畏》一书是一本成功秘籍时,却会发现全书的主角是她的母亲陶婧培。在对外经贸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及北京大学作的3场讲座里,当大家都以为她会现场传授职场经验时,更多地听到的是张成秀从母亲那里学到的3个人生智慧。
童年在躲避战乱中度过、独自一人拉扯3个儿女、即使扫厕所做清洁工依旧开心快乐的陶婧培,在67岁时做了一件让儿女瞠目结舌的事情——去补校学习。年岁已高的母亲为何还要去念补校?原来,母亲虽然会念书写字,但没有学过注音符号,没有获得一张文凭。为了完成这一梦想,她右手因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而难以弯曲,却坚持一笔一划地在练习簿上认真地写作业,风雨无阻地去上课,一上就是三年,毕业时还获得了教育局颁发的局长奖。“我的母亲花了半个世纪才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张成秀说。所以无论何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去做一个追梦人。
除此之外,“妈妈还用她的生命书写着人生智慧。”张成秀说。无论面临什么情况,她认认真真地、兴高采烈地做每一件事情,并永不放弃。
回忆起往事,张成秀哽咽不已:在父亲去世后,那段“开门为见债主临”的艰难岁月里,母亲身兼数职,想着法子“变”出钱来,帮人带小孩,接手工艺回家做,帮餐厅洗碗洗到手都烂了,扫厕所。即便如此,张成秀母亲从未放弃这个家,从未卸下肩上重担,而是尽心尽力地将儿女三人拉扯成人,并结婚生子。
“这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母亲教给我人生智慧。让我即使身处逆境,仍然不放弃希望,能以真诚无畏的勇气与努力坦然面对。”张成秀说。这也正是她能从一个电焊女工,走到今天的动能和力量。
创新的种子
曾任Autodesk亚洲最大开发中地区营销总监陈国桂说:“张成秀是个很有创意的人。”自从去年离开Google后,张成秀成为了一名台大教授,教授创意课程,同时担任企业成长战略的顾问。
创造力是天生的?后天不可再塑?在几天的演讲里,张成秀反复鼓励听众,不用天妒英才,要自信,好好栽培自己,可以有创造力。
“有些人是天生就很有创造力,有些人特别天赋异禀。但实际上,有些研究调查发现,被公认特别有创造力的人,在智商上与其他人没有显著差异。”张成秀说。究竟是什么让这群人和其他人产生巨大差异?其实是“自我认知”。在“你觉得自己有创意吗”这个问题上,这群人是“自我感觉良好”,即认为自己真的有创意,就会有创意。
张成秀还特意举出两个例子向大家展示两种创新模式。2007年,针对每年在边远地区出生的2000万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婴儿,斯坦福大学组织商学院、工学院和医学院三个学院的优秀学生组成团队,开发出了价格仅为25美元低成本的保育箱(标准医院保育箱成本2万美元)。这家名为“Embrace”(含义为“拥抱”)的副产品公司生产的这种保育箱,看起来像一个睡袋,但包含一个密封袋,其中用无须使用电源或运动部件能够调节体温的材料填充。这种产品的创新点在于,找到尼泊尔早产儿在送往医院途中夭折的关键原因所在,即早产儿的失温问题。
“有时候看事情,我们要将金字塔倒过来看。”张成秀说,有时候不要想着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是要找到关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可能是只要花百分之一的成本就可以做到的。而最关键的是,“做你所爱,爱你所做”,找到人生目的和使命感。
《科学时报》 (2010-12-02 B4 精神 生活)